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上半年超30起案例涉600多亿 兼并购“涛声依旧”背后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8-08-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锂电行业也延续了2017年的火热兼并购现象,针对电池、材料、设备等企业的兼并购案例超过30起,涉及金额超过600亿元。

2018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增长,动力电池出货量稳步提升。与此同时,锂电行业也延续了2017年的火热兼并购现象,资本市场动作频频,锂电企业纷纷主动或被动的拥抱资本,为企业发展寻求新的力量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锂电领域针对电池、材料、设备等企业的兼并购案例超过30起,涉及金额超过600亿元。

具体来看,掀起这波并购潮的主要有跨界布局新能源的上市公司和锂电企业两大势力。

其中,跨界而来的上市公司主要兼并购对象是动力电池企业和锂电设备企业,其目的是想通过收购切入新能源领域,为公司增添新的发展引擎。

但这类兼并购当前面临着标的估值暴增、优质标的稀缺、并购难度增大、标的企业竞争力下滑、对赌失败概率高等投资风险和压力。

而锂电企业的兼并购对象主要上游原材料和与其业务相关的锂电企业,主要目的是为保障原材料供应稳定,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企业的产品盈利能力和毛利率。

同时横向扩张延伸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这类兼并购相对风险较小,标的资源较为丰富但良莠不齐。

事实上,在补贴大幅下滑、上游原材料涨价、下游主机厂压价、产能大幅扩充、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影响之下,当前锂电企业普遍面临着净利和毛利率下滑、资金链紧张、账期延长等压力。

锂电企业为进一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必须引入更多的资本力量为其扩充产能、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提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引入资本对于企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锂电企业在引入时必须要考虑到资本方的资金实力和发展理念,是否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持;

另一方面,投资方在并购锂电标的时,也要充分了解锂电行业发展现状以及标的企业的竞争实力,避免投资不良资产或者企业对赌失败,从而拖累企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高工锂电盘点了2018上半年锂电领域的兼并购案例,且看下图: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