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促新能源汽车发展还需双管齐下

作者:万仁美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8-08-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瓶颈,尤其是价格较高对消费者的购买阻碍作用较大,为此,国家出台了财政补贴政策以减轻购买者负担,加上地方配套的补贴政策,力度可谓相当大。此次出台的车船税减免政策,虽然不是直接补贴现金,也是有一定力度的让利行为。

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财政补贴等手段外,各地还采取了很多措施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长,如各地对传统燃油车的限行限购行为等。在各种强力刺激政策的组合帮助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虽销量总数不大,但增长率远超传统汽车,如2017年全年销售77.7万辆,同比增长53%。

不过,分析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成绩,并不是在财政补贴的助力下取得的,因为2017年财政补贴正在大幅退坡,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并不完全依赖财政手段的刺激。

那么,各地限行限购的作用又有多大呢?如果没有限行限购,消费者会购买电动汽车吗?笔者随机询问了周边不少消费者,绝大多数人表示购买电动汽车是出于无奈。比如在北京,很多人摇不到传统燃油车的号,而购买电动汽车的可能性远大于传统汽车。最新数据显示,北京个人普通小客车配置指标申请和确认延期的共2842294个,传统汽车的中签比例大约2000∶1,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不得不放弃燃油车转向购买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虽然不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最佳选择,但在当前形势下是最可行的办法。据了解,与之前的少人问津相比,目前北京申请新能源汽车指标的人越来越多,按现有资源配置,新申请者获得新能源汽车指标也要等到2023年后。不仅北京如此,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也给予新能源汽车特殊政策。

多个地方购买者的表现充分说明,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财政补贴起到的作用远不如所处环境给予的购买压力。对于汽车产品,消费者更多把它视作消费品,当他们打算购买汽车产品时已具备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虽然补贴对购买者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在购买环境宽松的情况下,并不能左右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就是说,财政引导手段对消费市场的引导作用有限,消费者最终的购买行为更多的源于消费环境的压力及自身的购买意愿。

这种消费心理特征也说明,目前,行政手段比单纯地给予补贴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阶段有关,但归根结底,引导消费者购买还需要靠产品本身及周边配套设施的完善。笔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不少声音,他们认为,并不在乎是否减免车船税,如果充电方便,停车方便,即使续驶里程短,也“认”了。消费者反映的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更大关注,政策刺激与完善购买环境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带动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