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新政频频 光伏业能否得救?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前瞻网 发布时间:2013-06-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来,中国光伏行业新政频频。无论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新6条”,还是相关地方政府积极协调银行为光伏企业“开绿灯”、减免或延期光伏贷款,金融业网开一面的可能性也加大。但中国光伏行业是否就此完全得救?做结论为时过早。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从2001年我国光伏行业刚刚起步,至今12年时间,由于德国的光伏补贴政策的出现,全球万亿元市场也得以开启,受益者无数。而其间,国内光伏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光伏公司数量从个位数膨胀到了上千家;行业整体产能也从几瓦上升到了30G瓦以上;一些小公司曾默默无闻,数年后则创造了上百亿收入、几十亿元的利润。
 
  毋庸置疑,中国光伏企业凭借着低人工、大规模生产及质优价廉的耀眼组件也傲然于世界。但其中,中国公司付出的代价并不小。
 
  在这场全球金融风暴中,我们看到,大批企业已停产甚至破产倒闭,一些公司也因资不抵债而不得不进行“重整”,个别公司关联交易复杂、内部管理失控。
 
  有的人会将这类现象归结为市场竞争过于激烈的原因。确实,在一个起步只有10多年的行业中,可能中国公司面对突然而来的、不得不在一开始就参与的全球市场竞争中甘拜下风;也有人觉得,中国公司彼此在海外的厮杀过于严重,组件价格不断压低,进而出现了高达47%的反倾销税率惩罚,这也属实。
 
  但是,笔者认为,一些光伏企业的落败,其根本原因之一还是来自于投资者及管理层本身的贪婪,对市场的过高判断。这个行业给了人们很多机会,但一旦把持不住,也就越陷越深。
 
  在光伏产业最热闹的2004年~2006年期间,卖鞋的、做化工的、搞电子的、房地产商都冲了进来,高额的多晶硅价格令他们疯狂,市场需求的庞大也使人们激情澎湃,但随后光伏产品价格的急转直下,致使很多人血本无归。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光伏市场陷入迷局,但2010年该行业重燃战火、需求大量增加、产品价格再度回升时,一些人又激动不已:增加大量生产线、雇用更多空降高管,企业再度向银行大额举债。可是,2011年之后,光伏产业又一次陷入危机,豪气出手的这类投资者已手足无措。
 
  此起彼伏的几轮洗礼中,国内企业忘记了这一产业仍有相应的技术门槛,忘记了欧洲市场的大门很有可能随时关闭的这些道理,他们无法做到“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因而,即便不断推出各类政策、银行对企业负债不断展期,但自身的造血能力已失去时,就算多活了几天,恐怕也很难实现真正的救赎。
 
分享到:

关键字:新政 频频 光伏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