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的定价权在国家发改委,结果还是应该以发改委那边为准。此前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见稿提出,分布式发电电价补贴为0.35元/千瓦时,确实低了,0.45元比较合理。脱硫电价是0.4元左右,加上0.45元补贴,达到0.9元/度,工商用电基本也是这个价格,这样的话,投资者还有点利润。”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一波三折的分布式示范区
其实,有关分布式的“好消息”从去年就开始了。
去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要求各省(区、市)上报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实施方案。每个省(区、市)申报支持的数量不超过3个,申报总装机容量原则上不超过50万千瓦。
“去年核准的示范区项目达到了15吉瓦,因为没有度电补贴,最终没有落实。这次又要申报示范区,但是要求发生了改变。以前是一省可以报3个项目,这次是一省一个。而且对示范区的要求也不同。”孟宪淦对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的通知对示范区的要求是:优先选择电力用户用电价格高、自用电量大的区域及工商企业集中开展应用示范。同时,选择具备规模化利用条件的城镇居民小区或乡镇(村)开展集中应用试点。
这次6月份的会议则提出,重点在经济发达地区选择网购电价格高、电力负荷峰谷差大、补贴相对少、用电量大且负荷稳定的工业园区,按照“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原则开展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
此次会议还要求各省份能源局在7月10日前将示范区实施方案汇总至国家能源局,获批示范区需在7月底前启动项目建设。
“7月10号上报,月底就要动工,过于仓促。地方来不及准备,只怕一些项目会被拉来敷衍,先占个名额再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去年的示范区申报刚结束,现在又来一次。政策要连贯统一,不能拍脑袋。管理部门自己不能打架。”
分布式建设高潮将到来?
分布式度电补贴的优点在于可以杜绝金太阳补前端而不注重后期发电、骗补的漏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了合适的度电补贴就万事大吉,呼唤已久的分布式发电还面临其它障碍。
“如果分布式爆发增长,财政补贴从哪来?去年装机只有5吉瓦的时候,财政补贴就缺口了200亿,今年翻了一番,达到10吉瓦,资金从哪里来?但是另一方面,在政策落实的情况下,10吉瓦的目标肯定能完成,还会超出。”孟宪淦明确表示。
有报道称,由于存在巨大的缺口,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用拟再次上调,从现在的0.8分/千瓦时调整为1.6分/千瓦时。
由此可见,制约分布式的一大难题是财政补贴能否按时如数发放。而在此之外,还有诸多因素是投资者和银行不得不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