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碳市场体系建设“边走边看”

作者:中电新闻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发布时间:2013-07-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3年前,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二个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如今,这里又成为我国首个启动强制碳市场的试点城市,达成了我国第一单碳配额交易。
 
  6月18日,深圳碳交易平台正式上线交易,标志着我国碳交易迈出实质性步伐。但与此同时,中国碳交易体系与欧盟体系的差异、其他试点城市走向如何、碳交易总量设置和配额分配如何保障公平,以及高排放产业如何应对等话题也引发各方热议。
 
  话题一:其他试点城市影响几何?
 
  “深圳碳交易市场的正式启动,是中国碳交易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深圳碳交易所无疑是低碳中国的探路先锋,为其他试点城市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全联新能源商会低碳减排专业委员会信息研究部高级研究员朱玲在接受《中国电力报》采访时表示。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也对“探路先锋”一说给予赞同,但他同时表示,相比于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和湖北等试点城市,深圳没有重化工、钢铁、火力发电等二氧化碳的大型直接排放源,碳交易以工业企业板块和大型公共建筑板块比重为大。“其他城市、地区也各有其特点,要量体裁衣,不可完全复制。通过试点,最终会总结出一些共同的特点,逐步形成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
 
  而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关键在总额与分配,“每个产业的能源利用率不一样,碳排放的需求也会有差异性,要结合每个产业的特点做好碳排放配额分配,才能有效促进产业可持续地发展,从而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控制温室气体的目标。”侯宇轩表示。
 
  “深圳并不能代表中国整个碳交易市场的模式,各试点城市均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节能减排目标综合考虑,探寻出适合自己的碳交易市场体系。而且,启动时间的先后并不是衡量碳交易制度、体系是否合理的标准。”中创碳投战略总监钱国强认为,我国建立碳交易试点的目的就是摸索出与国情相符的碳交易市场体系,至于政策制度设置、碳总量制定的是否合理,还需要“边走边看”。
 
  话题二:中国碳交易体系走向何方
 
  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深圳碳排放交易启动首日共成交8笔交易,其中5笔为个人购买,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深水保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成交前三名;成交排放配额总计21122吨,最低成交价为每吨28元,最高成交价为每吨32元,成交总额613236元。
 
  以上信息传递出深圳碳交易市场两大特征:第一,允许个人和投资机构进入。据了解,买方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和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均不是纳入深圳碳交易的控排企业。钱国强分析:“允许个人和企业以市场投资者的身份参与碳市场交易,正是碳交易市场发挥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体现。”第二,碳价与欧盟挂钩。朱玲给记者做了一组对比:深圳碳市成交价最高为30元每吨,最低为28元每吨,相当于4.5~5.5美元每吨,“只到美国加州碳价的一半”;而与最大的国际碳市场———欧洲碳市场的EUA目前4欧元左右每吨的价格相比,则差异不大。
 
  朱玲认为,整体上看,深圳碳交易体系是“集大家之所长”,例如:借鉴了欧盟的基准法分配方法以及信息化系统、标准和协议;借鉴了日本东京都的建筑碳交易;吸收了加州的市场调控经验等。但深圳碳交易体系也有自己的特色,最明显的就是不同于EUETS遵循的总量管制和配额交易制度,深圳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是以“碳强度”下降为目标,即单位工业增加值的碳排放量控制。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认为,中国服务业能耗量还在快速上升,减排引入“碳强度”概念,做到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兼顾。
 
  不过,在5月份召开的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力争实施碳排放强度与碳排放总量双控。“有了碳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利于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更好地开展。”朱玲表示。但她同时指出,碳交易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深圳试点已经启动,但目前来看,试点城市整体进展缓慢,原定2015年实现全国碳交易的时间恐怕会推迟。
 
  话题三:高排放产业如何应对
 
  “虽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还仅处于地方性试点阶段,但碳排放权交易是大势所趋,而且也会越来越严格。”侯宇轩认为,碳交易市场逐步启动,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火电等行业将首当其冲迎接冲击。其中,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火电为主,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量的40%左右。作为碳排放大户,火电企业一方面将面临着更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另一方面,一旦环保工作不达标,就要购买配额,火电企业的成本支出也会随之增加。火电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如何转型?侯宇轩给出的解决之道是发电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改进技术,提高单位煤炭产能的利用率,或是自主采购环保设备加大减排力度。
 
  而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曹宏则认为,发展清洁能源是根本。
 
  “火电企业需逐步淘汰容量小、能耗高的小火电机组,优化火电机组结构,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装机目标”。目前,该集团所属东部电厂在深圳碳交易平台启动首日,便成为第一位“卖碳翁”,向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和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售了2万吨配额。
分享到:

关键字:碳市场 体系建设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