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8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华东分部组织抽蓄电站优化调度,增加安徽电网晚高峰受电电力68万千瓦,比优化调度前增加电力84%,为安徽电网安全度过晚高峰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介绍,日益增长的分布式新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在光照高峰时段抵消了部分负荷,改变了安徽电网的调峰运行需求,腰荷低谷取代凌晨低谷成为全天最低负荷时段。另外,由于分布式光伏在入夜后光照资源基本消失,安徽电网面临晚高峰顶峰压力。而上海电网作为葛南、林枫、宜华、复奉4条直流的受端电网,是华中、西南清洁水电的主要消纳方之一,汛期峰谷差率约为40%,汛期凌晨低谷外受电可达低谷负荷的70%左右。上海电网装机以火电资源为主,自身调峰资源并不丰富,区外清洁水电不调峰的特性给上海电网运行带来极大挑战。
经过研究协商,在公司总部的大力支持下,国网上海电力、国网安徽电力与国网华东分部此前签署《2018年琅琊山和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电力优化分配框架协议》。该框架协议落实后,最大可为上海电网夜间低谷和安徽电网腰荷低谷分别增加88万千瓦和176万千瓦的负备用支撑能力,为上海电网和安徽电网高峰用电分别增加80万千瓦和160万千瓦的正备用支撑能力,有效缓解了上海电网低谷、安徽电网腰荷调峰困难,助力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以及西南水电清洁能源消纳。
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安徽电网晚高峰供电紧张,负荷缺口约100万千瓦。得益于沪皖抽蓄电站优化调度框架协议的落实,截至8月24日,今夏安徽电网增加晚高峰受电电量5700万千瓦时,实现平稳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