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光伏业为什么总缺钱?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Solarzoom 发布时间:2013-07-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缺钱是行业目前的通病。看似稳健的晶龙也开始向内部员工集资了,这一轮集资下来有几亿元。而这样的内部集资也曾发生在很多光伏企业身上,包括前不久破产重组的恒基光伏。知情人士透露,江苏某上市光伏企业以前也这么做过,但最后钱没还上,不了了之。
 
  光伏业为什么缺钱?愿意似乎总不外乎几方面——盲目扩张造成产能过剩;银行收贷限贷;三角债甚至四角债;恶意竞争导致价格下降过快;美欧“双反”;现在及未来的布局需要资金。
 
  银行仍持谨慎态度
 
  分析师Dr.JasonTsai表示,“根本原因是回款速度慢,资本市场不信任光伏行业,不愿放贷。”他解释说,上游大环境原因是银行现金流受影响,先挑不良贷款开刀。下游大环境原因是客户延长付款时间,回款速度赶不上计划。至于企业内部原因,在于销售亏损,无法制造经营现金流,只能靠借贷存活。
 
  光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银行如果不给好脸色,对这些求钱若渴的光伏企业来说无异于割喉之举。近两年行业低迷徘徊,不良贷款率大幅提升,让银行业对光伏避而远之。
 
  某光伏企业高管告诉记者,银行限贷的问题非常复杂,第一,银行本身已经没钱进行信贷扩张;第二,光伏盈利模式还不明确,少有银行敢于大胆放贷。
 
  今年6月份,国务院出台了扶持光伏产业六条措施,其中第四条是:鼓励金融机构采取措施缓解光伏制造企业融资困难。那么实际情况如何?银行对光伏又是什么态度?
 
  一家辅材供应商向记者诉苦,“我找客户要钱,他们都说要还银行贷款,不还贷款又借不出钱,那更还不了我们的钱。”
 
  另一家知名材料供应商则告诉记者,“我们跟客户做L/C(信用证),客户信用证开不出来,就是银行觉得风险大,不感兴趣。”他的这些客户无不包括一线光伏企业。
 
  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银行对光伏贷款还是比较谨慎。因为众所周知的国外光伏市场萎缩,欧盟“双反”未出台,国内形势不明确等原因。具体还要看企业的盈利能力。
 
  有网友称,“以前银行人员来我们公司吃饭都是自理,现在来个一般的职员都要挂横幅欢迎莅临指导。”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个事例无不反映行业如过山车般的变迁,也道出了光伏企业对资金的迫切需求。
 
    如何破解资金困顿
 
  那么,该如何解决资金困顿的现状呢?JasonTsai说,上游大环境的解决之道是由政府施压要求不收光伏银根。下游的解决之道是电站补贴的发放。电站补贴发放可以让下游电站准时回款,降低电站开发风险,活化下游市场,同时钱也可以及时回到供应商手上。
 
  “企业内部问题的解决之道是减少不正常竞价。现在的售价低于成本价是市场竟争里面的一种过冷现象,之后随着产业洗牌、淘汰、发展适合自身的利基市场和产品后,会逐步回到正常水平。”
 
  JasonTsai认为,银行限贷、回款慢、销售亏损这三点只要有一点能解决,就能带动另外两点往好的方向发展。
 
  记者了解到,较之单纯做光伏,有着其他产业支撑的中小型企业情况还算乐观。但“输血”能输多久,他们心里也没底。
 
  今年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多家企业的毛利率都悉数转正,经营情况环比明显改善,光伏企业"回暖"迹象明显。与此同时,个别企业处于资不抵债的境地,面临破产的风险,如果没有资本大鳄或政府出手相救的话,难挽破产的局面。
 
  光伏短期前景依旧扑朔迷离,企业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政策面的利好只能带来一时的提振,真正对行业产生好的效应还需要各项政策的规范化和手续简化,以及行业企业真正回归理性。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周期。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业 为什么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