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清洁、低碳,这是新能源的最大优势。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认为,正是日益严峻的能源、环境问题,在倒逼新能源快速上马。
孟宪淦:中国现在是世界上能源消费的第一大国,也是能源生产的第一大国。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扩大,自身能源储备又有限,就决定我们必须开发可再生能源,以满足自己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风电、核电、太阳能、潮汐能,一批战略新兴产业正在拉动千亿元产业链。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开建七年,总装机超过100万千瓦,累计发电100亿度。蔚为壮观的风电机群迎风起舞,为沉寂草原注入勃勃生机。内蒙古察右中旗风电办主任吕建军表示,要让草原上的清洁能源成为构建美丽中国的新动力:
吕建军:发展清洁能源对整个国家、环境、气候来讲是一个贡献,改造我们的电网,建外送通道,把我们北方的电送到华北、南方、沿海地区,这都可以的。
业内看好、政策扶持,国内新能源项目纷纷上马。但是,随着产业的井喷式发展,并网困难、发电不稳定、产能过剩等弊端开始显现。
风电大省内蒙古的尴尬最为典型,一边风电产能屡创新高,一边有电却老送不出去。而在青海的太阳能发电,也同样面临并网难题。青海省能源局工程师杨迥学指出,电网不匹配成为发展障碍。
杨迥学:目前的电网是围绕水电火电电源并网的需求建设的,光伏由于发电不稳定,太阳好的时候能发电,晚上发不了电,对电网冲击比较大。目前的电网结构、电网输送能力这些方面还不能满足太阳能发电的需求。
此外,去年起,欧美挥舞反倾销、反补贴大棒,让国内光伏企业备受煎熬。中国《能源网》执行总监韩小平认为,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韩小平:我想整个行业也变得更加冷静了,他们知道如何能让自己持续的发展,能够通过创新和市场,特别是立足于中国的市场,能够发展。
知难而进,背水一战,危机亦能变机遇。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说,新能源产业是经济升级的重要抓手,这个目标是明确的,坚定的:
刘琦:新能源规划可以说一石三鸟,一是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加就业。二是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
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光伏发电容量都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发展战略正在成为升级美丽生活新动力。微博微信网友热议新能源的美好明天。
网友蝶舞花落:太阳能不仅仅应用在热水器上,能够更多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网友魏姚2007:能源革命的种子已经悄悄萌发,我们期待着,尽快走出气候危机的困局。
网友暮鼓晨钟: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是整个人类的必然选择,新能源意味着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