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移动互联网颠覆汽车业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3-08-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1世纪》:目前汽车之家在行业里的影响力很大,你是如何带领团队继续保持创新的劲头和创业的精神?
 
  秦致:我认为创业精神就是拿最少的资源解决最多的问题,创新更多的是用新的方法来做原有的事,汽车之家企业文化里最重要的一条是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内容在行业内的独立性应该是第一的,如果你做大了之后你要为了利益去做妥协,这在我们看来就是丧失了创业的精神,因为你对用户的核心价值已经消失了,如果你为了商业利益放弃了你的公正性和你的独立性,那就是放弃了创业的精神。
 
  在企业大了之后鼓励创新和内部创业需要建立一个机制,比如说我们有很多内部的创业项目,每个小项目公司会承诺一些资源,这些小项目大概是十来个人就可以成一个体系,这里面包括技术、产品、设计、运营,跟VC一样他们要拿着商业计划书找到公司的一些高管,我们会有个委员会,同意了以后我们会给他们限定时间和资源,做好了会有奖金团队会变得更大。
 
  《21世纪》:最近天猫网上购车节受到很多关注,这种方式会给我们现有的汽车垂直和汽车门户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
 
  秦致:面对新的事务我们都是很开放的,如果天猫购车节能够真正的改变行业也是好事,当然同时我们也觉得这个商品更重要的是线下服务,消费者最后还是要去4S店成交的,并且保修期内的服务也要去4S店,我个人不太了解天猫的模式,所以我没有办法去评价,但是淘宝有资源,创新肯定是好事。
 
  《21世纪》:汽车之家数据库研究的价值有哪些?
 
  秦致:我们的数据是精准,比如一个用户来到汽车之家,我能观察到你在汽车之家里的所有行为,所以我推送广告是能很精准的推送到你那里而且转化率非常高。汽车之家专注于汽车行业,是大量数据中的一个细分领域,我们更多是在做用户的行为分析。
 
  《21世纪》:你们是不是更多的服务于深度用户或者车迷?
 
  秦致:不是,我们的网站不讲太高深的事,反而对于新车的消费者在网站上行为的逻辑会做更多研究。比如你在汽车之家看9个车系,我认为你离真正下决心还很远;如果你看论坛的时间是越来越多,关注的论坛越来越少,那我们就会认为也许你已经决定要买哪款车了。冲动型购买的人,我们就把促销型的广告给他,理智型购买的人,我们认为是不要加以影响的,或者换一种方式引导。
 
  《21世纪》:最近很多汽车网站在移动互联网方面非常活跃,也推出了好几款很受欢迎的产品,在产品方面未来汽车之家会如何发力?
 
  秦致:我们现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是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先将PC端最优质的产品移植到移动端,目前汽车之家在移动互联网的月度覆盖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第二我们在移动端做一些用车类的应用尝试,也可以是基于位置的应用。这些应用是现在PC端不能服务于用户的。
 
  我们认为也许五年之后没有人会再用PC,而手机和PAD有个好处就是会对客户有更多的了解,通过传感器,我们可以了解到客户是躺着还是坐着,在开车还是在走路,由此我们的推送就更精准了。
 
  《21世纪》:你怎么看未来汽车互联网五到十年的竞争格局,更多新兴的业态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秦致:从整个业态上来讲,新车大家都做的差不多了,而且新车的销量增幅都是个位数,二手车和后市场都是未来巨大的市场,但不太可能一两年后就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市场,这个市场爆发可能是五年或者十年后。第二,移动互联网会颠覆所有的事情。如果你认为PC对汽车行业的颠覆是10的话,我认为移动互联网对整个汽车行业的颠覆可能会是50甚至说是100。
 
  《21世纪》:你们的商业模式对整个汽车行业或者说对整个汽车互联网行业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下一五年你们在行业里的目标是什么?
 
  秦致:汽车之家对于行业有四个价值:一个是媒体价值,编辑写,用户听。第二个是互动价值,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第三个是渠道价值,我们能看到有很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了解信息和消费。第四个是数据价值。对用户的分析让我们对这个行业产生更多的富余价值。
 
  未来的五年新的机会体现在行业里有二手车、后市场,在用户消费内容渠道上有手机、PAD甚至还有汽车里的电脑。我们希望帮助消费者来购买和使用汽车产品,提高他们的生活和品质,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汽车互联网或者汽车移动互联网。
分享到:

关键字:移动 互联网 颠覆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