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燃料电池薄膜研究创造新的里程碑

作者:韩熔桓 来源:中国储能网(独家报道) 发布时间:2012-07-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美国德拉华大学教授严玉山(Yushan Yan)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减少膜膨胀,这常见于燃料电池膜,他是利用了范德华相互作用(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
 
Opposites attract: Researcher reports milestone in fuel cell membrane research
    它看起来像一块塑料糖果包装纸,两面烧焦,但可作为一种解决方法,用于商业上可行的燃料电池。
 
    这种薄膜厚度大约相当于人的头发丝,实际上是一种薄聚合物膜,夹着两种催化剂之间。这项工作的开发者是严玉山,他是美国特拉华大学特聘教授,很有名,他开发新型催化剂和膜,以降低成本,提高燃料电池的耐久性。
 
    他说,这种膜的开发会改变游戏规则,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可以革命性地改变工程师和科学家们的看法,改变他们对传统化学交联方法的看法,用以创造强大的燃料电池膜。
 
    在他以前的工作中,开创了一种新的燃料电池膜,称为氢氧交换膜(HEMS:hydroxide exchange membranes)。用于燃料电池时,这些离子导电聚合物就可以使用非铂族金属,如镍(成本费用是铂金的0.1%)和银(成本是铂金的1%),从而取代昂贵的铂催化剂。
 
    然而,为了实际使用,这种聚合物膜必须很强大,而且要抵御水膨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分子链就以传统方式形成化学交联。美中不足的是,化学交联会妨碍薄膜的其他功能。
 
    借助范德华相互作用,也就是一组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严玉山的研究小组证明,有可能创建无聚合物键,效果会相当于化学交联,但没有交联聚合物通常表现出的脆弱性。
 
    这项研究最近作为封面,刊登在《化学与可持续性、能源与材料》(ChemSusChem)杂志上。
 
    下一步是设计活性燃料电池特征,这要采用不同的聚合物链,有可能打开一扇大门,这对于严玉山和其他燃料电池工程师而言,是一个新方向。他的最终目标是要复制传统汽车内燃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这在目前大约是约5000小时,使用的是氢氧交换膜燃料电池。
 
    “对我来说,这项技术的最大的价值是交通,”严玉山说。
 
分享到:

关键字:燃料电池 薄膜 研究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