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确保国有资产增值的前提下,Peter为其设计了一项计划,让该集团决定放弃对这两家企业的控股权,即增资扩股后集团对这两家企业的股权从目前的100%稀释为30%。引入充足资金后,企业可以顺利实施其海内外扩张计划,年增长率从目前的10%左右可以升至25%-30%。
Peter说,“交易完成后,表面上看集团所持股权比例降低,但从实际收益计算,集团的资产和账面收益都有大幅提升,并且2-3年后就有机会成为两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
事实上,该知名国企集团的举动今年以来正在成为一场风潮,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加速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企和上市公司在成为“卖家”的同时,也成为炙手可热的“买家”。一方面,不少处于传统行业的大国企主业颓靡,看不到成长的空间;另一方面,这些大国企手握巨额“弹药”,又有畅通的融资渠道。比如,身处传统产业的传媒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并购案例多达30起,尤其是一些出版集团,迫切希望通过收购网游、手游等概念公司以完成业务升级转型。
深圳一知名创投机构人士表示,“最近每天上班时间都会接到一些机构问你们项目卖不卖,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打听到我们手头持有的项目,从开出的价钱来看,还算不错,尤其是一些国字头的背景的公司。”
这一点在国资委相关人士释放的信息也得到印证,此前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提出,国企改制中应积极引入民间投资,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并购重组。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曾表示,包括其他部委有关文件,实际上都释放了企业改革的信号,最主要的是鼓励国企和民企的双向并购重组。深圳创投公会秘书长王守仁评价说,“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全面改革为收购兼并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