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央企亏损收窄受益于资产甩卖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3-09-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最新半年报数据显示,去年14家巨亏472亿元的央企整体亏损额大幅回落至26亿美元。不过,多数央企普遍以甩卖资产、调整会计处理和剥离问题资产的技术性扮靓,令人担心其业绩的稳定性,如*ST远洋以出售30亿元相关股权使亏损额收窄至9.9亿元。
 
  当前央企业绩的普遍下滑和部分企业的亏损,隐射出中国相当严峻的规模魔咒(即产能过剩),及国企所有权虚置下的激励不相容。近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扩展,带动了处于迂回生产深段的垄断国企利润的快速增长,而不论是经济快速增长,还是国企业绩激增,都源自以投资主导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如为减缓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决策层出台了倚重国企和地方政府的巨额经济刺激计划,使国企成为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国内最大受益者。
 
  然而,在正规金融系统依靠金融管制和金融压抑,强化整个经济系统被动储蓄,并为国企提供巨额廉价金融资源,使之得以迅速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使国企陷入规模魔咒,令经济深陷产能过剩。如鉴于中国快速增长的投资和资本存量,很多为满足可贸易型商品贸易需求,而在全球金融危机削弱国际需求时,国内在本应去杠杆、去产能时,却选择了加杠杆,最终在国内投资边际效用下降和负债高企下,过度拓宽生产可能性边界,蜕变成了日益突出的产能过剩。
 
  同时,央企等固存的所有权虚置,股东硬约束失范等,导致企业预算软约束和缺乏对企业生产规模边界的认知,使国企管理层更多地把做大资产规模作为经营理路。这使2005年开始的国企主辅分离等改革,最终随着央企业绩的快速增长,而于2008年左右蜕变成了新一轮国进民退潮。而去年以来央企整体业绩下滑,部分央企巨亏,客观上暴露了国企过度追求生产可能性边界所难以遮蔽的规模魔咒。
 
  进而言之,投资激进后部分央企瘦身警示,缺乏最终消费检验的扩大生产可能性边界,国企通过负债所形成的资产,很可能制造的是低效和无效资产,且这些资产会很容易变成不断吸附经济金融资源的老虎机,成为经济体系的黑洞。
 
  鉴于此,当前值得警惕的两个观点是,一是认为地方和国企债务风险可控,因为国企和地方政府巨额负债背后有相应资产支撑,一是认为通过投资拓宽生产可能性边界才是经济增长。前者混淆了资产的有效性甄别,即每笔负债都对应着资产,但负债对应的资产并不一定能支撑负债本身;后者则无视最终消费才是检验投资有效性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核心标杆,即投资可看作是一种跨时消费,耐用品过长的迂回生产周期,反映的是其离最终消费相对远,而无需消费检验其生产可能边界。
 
  由此可见,央企巨亏后的瘦身以现实理据揭示,清晰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明确而人格化的产权制度,是经济增长和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过度介入市场,及产权不清晰,最终不仅使经济转型知易行难,而且经济和企业将难以走出规模魔咒的宿命。
分享到:

关键字:亏损 受益 资产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