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谨防光伏产业再发烧

作者:新闻中心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3-09-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工信部日前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在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等多个方面划定了门槛。
 
  显然,这不是一项具有超前思维的决策,而是迟到、带有亡羊补牢含义的补救措施。因为,规范的出台,是在光伏行业全面陷入困境的大背景下。虽然导致困境的客观因素较多,但更直接的原因还是国内光伏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为什么一个刚刚起步的新兴产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产能过剩?原因很简单:准入门槛过低,许多并不具备生产技术与条件的企业进入到了光伏行业,导致乱拼资源、乱拼政策、乱拼市场。在经济比较景气、市场也没有饱和的情况下还能维持,当市场行情发生变化,技术落后、工艺陈旧、效率低下的矛盾也就爆发了。
 
  光伏行业焕发新生机的唯一出路就是抬高行业门槛,对企业进行重组整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对光伏行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后,地方政府发展光伏产业的热情又开始高涨起来,给出的政策相当诱人。如果不加以控制,前一轮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新的产能过剩矛盾又可能出现。所以,《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执行和把关至关重要。
 
  目前,新能源汽车、LED等行业也出现了大干快上的局面,如果不汲取光伏产业的教训,不尽快制定行业规范、设立准入门槛,光伏的惨象就有可能会在这些行业出现。
 
  也许有人会说,制定行业规范、设立准入门槛,更多的是一种行政管制手段,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理论上讲,确实如此。但是,在一些地方政府行为还不够规范、市场机制的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企业和投资者的市场意识还不够强的情况下,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超前规范,总比出了问题再匆匆补救要好。
分享到:

关键字:谨防 光伏 产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