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尽管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历程比较短,产业根基还比较有限,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他认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三件事最为重要。
第一,主动顺应全球产业变革大势,加快与新技术的融合。制造业智能化是主攻方向。抢抓职能汽车的重大发展机遇,积极谋划顶层设计。“我们组织编制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围绕智能汽车全产业链,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就是自主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跨界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先进完备的路网设施体系,系统完善的法规标准体系,科学规范的产品监管体系和全面高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引导中国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年勇表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将尽快出台。
第二、全力推动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尽管年产销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热十分明显,还在以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中。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是我们产业升级的主要瓶颈。迫切需要整合产业链,打通创新链,迈向价值链高端。
第三、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目前汽车产业管理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事前管理较多,行政效益不高,企业负担重,社会反应比较强烈,事中事后监管跟不上。大量僵尸资质无法及时有序退出市场,激发企业活力、建设信用体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十分重要。
“我们组织编制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下一步将按程序做好发布实施工作,这个规定是新时期我国汽车产业投资管理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年勇表示,文件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将发挥规范管理的作用,在坚持简单放权,深化改革的同时,严格产业投资项目管理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