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和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给我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的有利时机。在宏观层面上,充分发挥外汇储备丰富的优势,选择重点领域,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把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跨国并购项目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引导企业有重点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并购,结合国内创新战略部署,实现在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使跨国并购成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科技部门应强化跨国并购作为技术来源之一的重要作用,加强并购获取创新资源与现有研发体系和科技计划的衔接,在科技重大专项、支撑计划等的实施中充分考虑国际形势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并购机遇,在立足于自主研发的同时,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探索技术跨越发展的途径。在跨国并购审查过程中,加强科技部门的参与,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跨国并购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
三是加强对企业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的政策支持。发挥科技计划在推动企业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对企业跨国并购的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国外研发机构的合作,开展国际研发项目合作。通过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引导企业把并购作为打造产业研发体系和获取创新资源的途径之一,引导企业建设海外研发机构,形成研发体系。完善对跨国并购的技术、知识产权等相关的信息服务,鼓励和支持相关中介机构为跨国并购提供技术、人才等专业化服务。加强对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评议工作,引导企业形成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尽早掌握和了解被并购对象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价值,形成整体的技术吸收和使用方案。
四是改善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外部环境。为应对发达国家加强技术并购的审查倾向,我国应建立和完善本国的外资并购技术审查机制。通过谈判、对话等渠道,利用国内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国际舆论,敦促发达国家放弃对我国贸易和投资的歧视性政策,推动国际市场的开放,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最后,应加强跨国并购与现有人才计划等的衔接,引导企业高度重视并购中海外研发团队的整合和利用,加强海外与国内研发机构的统筹,不断培养人才,在并购过程中提升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