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前,根据国家监管平台任务需求,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自2017年10月多次组织车企、厂商讨论,并于2018年1月30日召开了国家监管平台动态数据接入问题及里程核算算法研讨会,得到了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认可,经反复试算、校验和优化,形成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车辆运行里程核查方法(2018)》(以下简称《里程核查方法》),并予以公示。里程核查主要是对车辆数据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测。
按照已形成的《里程核查方法》,里程核查主要对车辆数据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检测,测评周期内车辆数据经过里程核查流程后得到 3 个输出量,分别为:
(1)上线里程:车辆第一次上报的仪表里程与 2017 年 12 月 31 日前最后一次上报的仪表里程的差值。
(2)GPS 里程:将车辆上传的坐标信息进行描点测算所得到的统计里程。
(3)有效里程:将车辆数据中存在无效数据、异常数据及不符合车辆运行规律的数据剔除后所得到的统计里程。
由以上三个结果,对最终认定核查里程进行判定。
另外,通过以下核查方法,可对新能源车辆的行驶里程数据作出更加精确的检测:
(1)使用核查周期内的首次里程、末次里程计算总在线里程;
(2)对核查周期内所有天的有效里程、核算里程进行比对;
(3)有效里程、核算里程取较大值,用作新的参照里程;
(4)计算总在线里程和参照里程偏差率,小于等于 7%选取总在线里程为最终核算里程,否则选取两个里程的较小值为最终核算里程。
根据相关规定,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建立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安全状态监测平台,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与国家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对接。个人购买的新能源乘用车,在整车车辆状态、充电状态、运行模式发生变化时上传相关数据,但不包括定位数据。
这一规定的出台源于国家监管平台的两方面考虑:
一是加强安全监管,对新能源产品进行全周期监测,实现极早期准确预警。
二是防范骗补行为,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进一步加强对新能源汽车运行中的薄弱环节的监管和监督,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提升和创新,从而促进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有评论认为,在这套新设计的新能源车运行里程核查方法的监管下,再结合此前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体系架构(整体架构由国家平台、地方平台和企业平台三部分组成)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的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将更为规范,管理更为严格。
对于那些技术水平不达标,续航里程作假的“PPT造车”的企业,它们在补贴退坡的压力下终将退潮被淘汰。而那些有实力、有能力,真心造车的企业,在得到政策的补贴下就有机会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的特斯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