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要求,电网企业要加强与光伏发电相适应的电网建设和改造,保障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成投产;扩大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建设10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简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电网接入方式和管理程序,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免收系统备用容量费和相关服务费用。
由此可见,在政府扶持政策的导引下,光伏产业在结构和框架上的发展蓝图,已更加清晰起来,国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主攻方向也明确地指向了分布式利用。在此背景下,国内光伏发电终端装机量将由此得到进一步增长,对此,《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2013—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
至此,国内光伏市场的的大范围开启,以及大规模增长的光伏装机容量,将会直接刺激光伏逆变器需求的进一步扩大,逆变器市场将由此迎来发展的关键期。同时,随着实际应用的日益广泛,对逆变器产品的功能设计、性能发挥也带来了更多考验和更高要求。这一点在《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明确提出要“提高光伏逆变器、跟踪系统、功率预测、集中监控以及智能电网等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光伏发电的系统集成技术能力”。
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逆变器效率的高低、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发挥、电站是否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对于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可靠性,延长系统使用寿命、降低系统成本至关重要。
但无论是高盛的研究预测还是高华证券的研究预测都显示,2013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常高盛报告甚至指出:2013年,中国将取代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常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8.0GW、9.0GW、10.0GW,即使以保守方式估算,按8元/瓦计算,2013年、2014年、2015年,中国光伏市场总量分别为640亿元、720亿元、800亿元,3年市场总量将高达2000多亿元。
收益于此,光伏逆变器的市场份额预期也会水涨船高。一位光伏逆变器厂商对记者透露,光伏逆变器的成本在光伏项目中平均占到总成本的5%至10%。即使按逆变器占整个光伏市场7%的比例计算,逆变器市场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将分别达到45亿元、50亿元、56亿元,3年市场总额达200多亿元。中国光伏产业的大幕即将开启。
而在中国市场潜力剧增的同时,全球光伏市场增长正逐步放缓。过去几年,欧洲市场都占到全球太阳能总安装量的70%以上,这也是SMA占据全球最大市场份额的契机所在。但是从2013年开始,欧洲市场将开始下滑,德国、意大利等主要欧洲市场将大幅萎缩。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光伏市场的启动,国内光伏逆变器的需求稳步上升,近几年来行业发展迅猛,投入到该行业的企业也越来越多。由于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很难说清目前到底有多少企业在从事逆变器生产,但业内人士估计,大大小小的各种生产企业至少有上百家,其中,以小企业居多。规模小、集中度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国内逆变器行业总的特点。
相对于整个光伏产业链而言,逆变器行业是少数几个还有利可图的产业环节。目前,逆变器行业排名靠前的主流企业一般毛利在30%左右,前两年会更高一些。由于进入的企业越来越多,行业竞争加剧,国内逆变器的价格下跌速度加快。以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为例,2010年,市场价格约在1.3元至1.5元/W;2011年市场价格还可维持在0.8元/W左右,但到2012年,价格一下子即跳水到0.6元至0.4元,仅仅3年时间,价格跌去了近四分之三。Solarbuzz高级分析师廉锐预测,2013年,500KW逆变器的价格可能会跌至0.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