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调整农村客运、出租车、远洋渔业、林业等行业油补政策的通知》
5月12日悉,根据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调整农村客运、出租车、远洋渔业、林业等行业油补政策的通知》,调整从201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旨在健全支撑保障和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农村客运等五大行业调整和发展。
具体来看,此次调整将按照总量不减、存量调整、保障重点、分类处理的思路,以2014年为基数,将农村客运、
出租车行业油价补贴转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由地方统筹用于支持公共交通发展,新能源出租车、农村客运补助,水路客运行业结构调整等。
财政部:将公开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和处理结果
5月28日,财政部发布声明,“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现场核查已经完成,目前处于会审阶段”。
此前,央视曝光了10家涉及骗补的企业,分别是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宏汽车有限公司、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芜湖宝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以及金华青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2015年12月单月产量(主要依据是机动车出厂合格证)均超过全年产量的50%。
新能源汽车修订准入制度
5月24日,由工信部牵头举办的一场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讨论会,主要议题就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修订版-征求意见稿)。
对实施7年的《规定》进行修订,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已进入井喷期,相关问题开始凸显,对《规定》进行修订是推动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路径。“此次《规定》修订的一个重要核心问题,就是要对电池行业进行规范。
《规定》修订版指出,装用的动力蓄电池(包括超级电容器)单体和系统生产企业要满足《汽车动力蓄电池单体和系统生产企业延伸检查要求》,这一要求包括企业应当建立与汽车研发相适应的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和技术管理体系;企业应配备相应的技术研发人员,其占比不小于10%或不少于100人;动力蓄电池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杜绝骗补等情况出现,《规定》修订版指出,电池企业应当建立从原材料、部件到成品出厂完整的检验和可追溯体系,实施信息化数字管理,建立生产管理数据库。整车生产企业也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对发动机、燃料电池系统、驱动电机等建立易见的、不可更换的、唯一性标识。
《规定》修订版指出,改装类汽车生产企业生产运输类新能源汽车(包括客车和载货类汽车),应获得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底盘生产企业)授权,方可从事相应新能源汽车生产。不仅如此,《规定》修订版还指出,一旦被授权企业在生产一致性方面出现问题,授权企业负有责任。而为了降低授权风险,授权企业也将更加谨慎地对待授权行为,这无疑也将降低骗补出现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