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区、市)发改委(能源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改委、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太阳能热发电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新技术领域,为推动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产业化发展,决定组织一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示范目标
目前国内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工程造价较高,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弱,缺乏系统集成及运行技术。为攻克关键技术装备,形成完整产业链和系统集成能力,现组织建设一批示范项目。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以槽式和塔式为主,其他类型也可申报,示范目标:一是扩大太阳能热发电产业规模。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国内光热设备制造产业链,支持的示范项目应达到商业应用规模,单机容量不低于5万千瓦。二是培育系统集成商。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培育若干具备全面工程建设能力的系统集成商,以适应后续太阳能热发电发展的需要。
二、示范项目要求
(一)资源条件和技术要求。场址太阳直射辐射(DNI)量不应低于1600kWh/m2a。示范项目各主要系统的技术参数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鼓励示范项目采用技术较先进,实现国内产业化的设备。原则上符合随此通知印发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技术规范》(试行)的技术要求。
(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求(附件2)。实施方案要包括项目技术和工程方案、投资经济性测算报告。技术和工程方案应包括设备来源、技术合作方、系统集成方案等信息,并提供项目支持性文件、筹措资金材料等。投资经济性测算报告应对工程各环节的投资成本构成分列测算,以便于对各申报项目汇集后相互比较,逐一测算工程造价,为测算电价提供参考。若项目单位申报价格明显偏高,我们将不考虑该项目纳入示范的可能性,对存在不正常偏差和不规范测算的项目,也取消列入示范的资格。
(三)经济性分析边界条件。项目资本金比例不低于总投资的20%;项目贷款利息按照项目企业实际获得的贷款利率计算;项目建设期按2年,经营期按25年;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参考新能源发电项目平均收益水平;增值税税率暂按经营期25年内17%测算。
(四)目前太阳能热发电尚未形成完整的技术和装备制造体系,为减少重复建设和浪费,对同一技术来源和类型的项目要控制数量。对各地申报项目数量做以下限制:同一项目业主在一个省(区、市)的项目超过1个时,应为不同的技术路线;一个企业可以在不同的省(区、市)申报项目,但总数量不超过3个,同一技术路线和技术来源的不超过2个。
三、示范项目组织
(一)示范项目申报。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组织经济性较好、实力较强的投资业主编制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并开展项目初审和申报工作。项目技术和工程方案、投资经济性测算报告分开编写上报。示范项目申请报告请于10月底前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
(二)示范项目审核。国家能源局组织专家审核示范项目技术方案的先进性、设备的国产化率、经济性测算指标的合理性、项目前期工作情况,以及项目是否具备近期开工条件等,通过审核的项目列入备选项目名单。
(三)示范项目上网电价。国家能源局组织专家对各申报项目的根据投资经济测算报告进行统一评审,综合比较后提出上网电价的建议,若投资经济性测算报告中的数据明显不合理,则将该项目从备选名单中剔除。
(四)示范项目确认。国家能源局统筹考虑进入备选名单项目的经济性、设备国产化率和技术先进性,对名单项目进行排序并确认示范项目名单。
(五)示范项目建设。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示范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单位应及时向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验收通过后,组织编制项目验收报告,并上报国家能源局。
附件:1、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技术规范(试行)
2、《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国家能源局
2015年9月23日
附件1、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技术规范(试行)
(一)抛物面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机组示范工程技术要求
1建设规模及参数
单机容量: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不小于50MWe;电厂的建设规模根据具体厂址条件进行规划建设;
汽轮机进汽额定参数温度不低于370℃,压力为9.8MPa(a),采用再热机组。
2传热工质
集热器传热工质宜选用导热油,其最高工作温度不低于390℃。
3储热介质及系统容量
3.1储热介质
储热介质为熔融盐。
3.2储热系统容量
储热容量应满足短期云遮不停机,且保证汽轮机额定功率满发不少于1小时,具体储热容量根据优化确定。
3.3储热系统关键设备(储罐、换热器、泵等)
储热系统应至少包括热熔融盐储罐、冷熔融盐储罐、热熔融盐泵、冷熔融盐泵、导热油-熔融盐换热器、熔融盐仓储及熔融盐熔化装置等。
热熔融盐泵及冷熔融盐泵需分别设置1台备用,运行泵的总容量不低于最大熔融盐流量的110%。
3.4防凝系统
应根据厂址气候条件、设备配置及系统设计特点设计可靠的熔融盐防凝措施。管路和阀门应配有伴热防凝系统。
4集热及蒸汽发生系统
4.1抛物面槽式集热器
抛物面槽式集热器应包括吸热管、反射镜、支架、跟踪驱动装置等。
1)吸热管
应采用长度4060mm规格。
2)反射镜
可采用玻璃热弯镜、钢化镜或复合镜,应根据当地环境气象条件确定。
3)支架
采用钢结构形式,应满足当地环境气象条件下的设计要求。
4)跟踪驱动装置
可采用液压驱动或机械驱动。
4.2蒸汽发生系统
应至少包括预热器、蒸汽发生器、过热器及再热器等。
4.3导热油系统设备
应至少包括导热油循环泵、膨胀油箱、溢流油箱等。
导热油循环泵应至少设置1台备用泵,运行泵的总容量不低于最大导热油流量的110%。
4.4聚光器清洗系统
缺水地区,聚光器清洗系统宜采用干式清洗系统或免冲洗,其他有条件地区可采用水清洗系统。
5汽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系统
5.1汽轮发电机组型式
汽轮发电机组应采用中温高压再热式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应具有快速响应进汽参数变化及低负荷连续运行的能力。。
5.2冷却方式
缺水地区,汽轮机组冷却方式应采用空冷方式,其他有条件地区可采用湿冷方式。
5.3回热系统及设备
应设置回热、旁路、给水等常规火力发电厂汽水系统。应结合汽轮发电机组容量和运行时间,优化设计汽轮发电机组回热系统,如选用合理的回热级数、设置低加疏水泵等,以提高机组的热电效率。
6辅助燃料系统
6.1辅助燃料
应选择天然气或燃油作为燃料,若示范工程附近有其他热源,可就近引接。辅助燃料排放应符合环保标准。
6.2系统设置原则
辅助燃料系统仅考虑电站启动、寒冷地区冬季厂区采暖、导热油系统和储热系统的防凝,尽可能不参与机组的运行调节。全年全部辅助燃料的低位热值与集热场输出热量之比宜不高于9%。
7运行模式和系统控制
7.1机组运行模式
机组运行模式至少应包含以下各项:
1)导热油循环泵组和低温熔盐泵组均投入运行,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发电(储热系统储热);
2)导热油循环泵组和高温熔融盐泵组均投入运行,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发电(储热系统放热);
3)导热油循环泵组和低温熔融盐泵组不运行,高温熔融盐泵组运行,汽轮机所需蒸汽全部来自储热系统;
4)导热油循环泵组和低温熔融盐泵组运行,集热场产生的热量全部输往储热系统(低温熔融盐泵组运行);
5)导热油循环泵组、低温熔融盐泵组和高温熔融盐泵组均不运行,防凝系统运行。
7.2系统控制
集热系统的控制应统一纳入电厂DCS控制系统。
8其他
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达标验收时,机组连续运行不少于5天,每天持续不间断运行时数大于4h;机组设计出力连续运行时间为:在设计的气象条件下,机组在设计出力90%以上连续运行大于1h。
(二)熔融盐工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机组示范工程技术要求
1建设规模及参数
1.1单机容量: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不小于50MWe;电厂的建设规模根据具体厂址条件进行规划建设。
1.2汽轮发电机组初参数:再热式超高压或高压参数。
2传热工质
吸热器传热工质为熔融盐。熔融盐特性应满足汽轮机进汽参数的要求。
3集热系统
3.1定日镜
1)定日镜包括反射镜镜面、镜面支撑、立柱、跟踪装置、驱动装置以及配套动力及通信电缆等。为保证整体性能,宜集成采购定日镜。
2)定日镜的规格应根据示范工程厂址条件、技术方案特点(如聚光比等),经技术经济分析选择确定。
3.2定日镜清洗系统
缺水地区,定日镜清洗宜采用干式清洗方式或免清洗,其他有条件地区可采用水清洗系统。
3.3吸热器
1)镜场宜为南北镜场,吸热器宜采用表面式。应有确保熔融盐吸热器安全的设计。
2)吸热器的材料应根据吸热器设计温度、表面热流密度、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
4熔融盐蒸汽发生系统
4.1熔融盐蒸汽发生器用于将液态储热熔融盐的热量传递给汽轮机工质水/蒸汽的换热装置。
4.2应采用预热、蒸发、过热和再热多级受热面设计,且宜带有炉水强制循环泵的蒸汽发生器,确保蒸汽发生器局部受热面不同负荷时不超出金属材料的安全使用温度。
4.3蒸汽发生器应有可靠防凝措施,确保给水预热器熔融盐入口温度在特殊情况下不低于凝固温度。
5储热介质及系统容量
5.1储热介质
储热介质与传热工质相同为熔融盐。
5.2储热系统容量
储热容量应满足短期云遮不停机,且保证汽轮机额定功率满发不少于2小时,具体储热容量应结合镜场设计优化配置。
5.3储热系统关键设备(储罐、泵等)
储热系统应至少包括热熔融盐储罐、冷熔融盐储罐、热熔融盐泵、冷熔融盐泵、熔融盐仓储及熔融盐熔化装置等。
1)熔融盐储罐
采用高低温双罐熔融盐储热方案,储罐的大小应满足单独一个储罐储存所有熔融盐的需要。
2)熔融盐泵组
低温熔融盐泵组的选型应以吸热器设计最大热功率为选型工况。储热单元充热能力应与吸热器最大热功率相匹配。
高温熔融盐泵组的选型应以汽轮机最大连续安全运行工况对应蒸汽流量为选型工况。
熔融盐泵组应设置备用泵。
5.4防凝系统
应根据厂址气候条件、设备配置及系统设计特点设计可靠的熔融盐防凝措施。管路和阀门应配有伴热防凝系统。
6汽轮发电机组及其辅助系统
6.1汽轮发电机组型式
充分考虑到太阳能塔式光热发电的特点,汽轮发电机组应具有快速响应进汽参数变化及低负荷连续运行的能力。
6.2冷却方式
缺水地区,汽轮机组冷却方式应采用空冷方式,其他有条件地区可采用湿冷方式。
6.3回热系统及设备(回热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
应设置回热、旁路、给水等常规火力发电厂汽水系统。应结合汽轮发电机组容量和运行时间,优化设计汽轮发电机组回热系统,如选用合理的回热级数、设置低加疏水泵等,以提高机组的热效率。
7辅助燃烧系统
7.1辅助燃料
应选择天然气或燃油作为燃料,若示范工程附近有其他热源,可就近引接。辅助燃料排放应符合环保标准。
7.2系统设置原则
辅助燃烧系统仅考虑用于初始熔融盐熔化和熔融盐防凝的功能,不参与机组运行调节。全年全部辅助燃料的低位热值与集热场输出热量之比宜不高于8%。
辅助燃烧系统应考虑寒冷地区电厂的冬季采暖需求。
8运行模式和系统控制
8.1机组运行模式
机组运行模式至少应包含以下各项:
1)低温熔融盐泵组和高温熔融盐泵组均投入运行,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发电;
2)低温熔融盐泵组不运行,汽轮机所需蒸汽全部来自储热系统;
3)高温熔融盐泵组不运行,吸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输往储热系统;
4)低温熔融盐泵组和高温熔融盐泵组均不运行,防凝系统运行。
8.2系统控制
集热系统的控制应统一纳入电厂DCS控制系统。
9其他
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达标验收时,机组连续运行不少于5天,每天持续不间断运行时数大于4h;机组设计出力连续运行时间为:在设计的气象条件下,机组在设计出力90%以上连续运行大于1h。
(三)水工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机组示范工程技术要求
1建设规模及参数
1.1单机容量: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不小于50MWe;电厂的建设规模根据具体厂址条件进行规划建设。
1.2汽轮发电机组初参数:非再热式超高压或高压参数。
2传热工质
吸热器吸热工质采用水。
3集热系统
3.1定日镜
1)定日镜包含反射镜镜面、镜面支撑、立柱、跟踪装置、驱动装置以及配套动力及通信电缆等。为保证整体性能,宜集成采购定日镜。
2)定日镜的规格应根据示范工程厂址条件、技术方案特点(如聚光比等),经技术经济分析选择确定。
3.2定日镜清洗系统
缺水地区,定日镜清洗宜采用干式清洗方式或免清洗,其他有条件地区可采用水清洗系统。
3.3吸热器
可采用表面式吸热器或腔式吸热器,应根据工程条件结合镜场容量及布置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4储热系统
4.1储热系统
示范工程是否设置储热系统,应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后确定。
如果设置储热系统,储热介质宜优化选择;储热容量应优化确定,并应满足短期云遮不停机和机组正常起停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