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池的开发
移动电源要想取得更大突破,首先必须在电芯上下功夫。目前国内使用太阳能薄膜电池的移动电源现在几乎还没有。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成本较低,其市场份额近年持续增长。目前光电转化率最高的是铜铟镓硒太阳能薄膜电池,可达20%,但与超过30%的理论值仍相距甚远,其主要难题是材料中的铟、镓分布和比例难以达到理想值。

太阳能薄膜电池
尽管薄膜电池的技术要求较高,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仍是一个充满机会的产业。在国内,中国规模最大、出口金额最多现代化家用纺织品生产商,目前孚日股份却拥有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研发以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这两块光伏业务。孚日光伏生产的铜铟硒薄膜太阳电池组件,属第二代光伏技术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薄膜太阳电池,其对可见光的吸收系数和光电转换效率是所有薄膜太阳电池材料中比较高的。对太阳能的应用,其效率和清洁毋庸置疑,实现太阳能的薄膜电池有效使用,对于移动设备的使用扩展,将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如果能在电芯上取得突破,那么移动电源行业无疑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突破接口限制的无线充电
据媒体报道,2010年9月1日,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在北京宣布将Qi无线充电国际标准率先引入中国。信息产业部通信电磁兼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加入该组织。LG电子也推出了旗下首款无线充电器WCP-700。
无线充电技术采用统一的工业标准,对于手提电话、PMP/MP3、数字照相机、手提电脑等产品都可以使用全新的低能耗、高兼容的相同的无线充电器。这个充电器类似一个托盘直接插到电源上,获得联盟认证的带有“Qi”标识各企业的不同品牌的手机直接放在上面就可完成充电。对于不同的电子产品,电源接口能自动对应,需要充电时,发射器和接收芯片会同时自动开始工作,充满电时,双方会自动关闭。它还能自动识别不同的设备和能量需求,进行‘个性化工作’,这就是智能。
目前的国内市场上已经有了各种无线充电器,但还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例如与手机兼容性的问题、接口限制的问题、转换效率的问题。如果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好了,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才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移动电源的多功能化
功能的拓展也是未来移动电源的发展方向之一,作为智能设备的必备伴侣。移动电源不仅仅只是提供电能补充的工具,更应该是智能设备拓展的设备之一。随着新技术的兴起,以及智能移动设备自身电池能量的提升,功能单一的移动电源并不受市场看好。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功能单一的移动电源只能是满足一时之需,作为独立品种的话并不能长久。有鉴于此,很多厂家就推出了多功能的移动电源,通过功能整合的方式来提高移动电源的价值。
现在出现的一个功能整合趋势是,移动电源同时也是无线文件共享功能的WIFI路由器、 3G无线网卡,或者是当做WIFI路由器来使用,都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无线网络连接。创新的移动电源、3G热点、无线AP三合一,是一个集合无线路由器、移动电源、无线SD读卡器、无线存储转接器等的综合体。
移动电源的下一步朝着多功能的方向发展,3G无线路由器、分享手机的3G网络以及DLNA等功能开始出现在移动电源上。其实这些功能就是在传统移动电源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功能模块。最为常见的就是移动电源加入3G无线路由器模块,再用电线与其相连,一个带3G无线路由器的移动电源就是这么产生的,实现起来也不復杂。
现如今,产品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各种产品之间都出现了互相整合的情况,一种产品很容易吸附类似产品的功能。移动电源整合多功能是一个良好的趋势,让移动电源不再是一件附属产品,而是一件独立产品。应该说在未来,移动电源整合其他功能的空间还很大。
移动电源的轻便化
因为要随身携带,因此移动电源本身的重量不能太重,太重了携带起来不方便。因此,轻量化是未来移动电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同时要解决的问题时,作为移动电源最基本的电芯,18650是当前最常用的材料,但是18650固定形状的规格限制了它的体积,同时由于采用的是铁壳,分量较重导致当前的较大容量移动电源普遍沉重。而采用更轻更薄更具可塑性的聚合物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很多厂家都大量使用聚合物电芯。随着电源逐渐向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频化方向发展,预计未来具有轻、薄、小电源产值增长将高于整个电源行业产值增长。
大容量是移动电源主力方向么?
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不同人群的需求不同,可能有些人并不需要大容量的移动电源,而仅仅是需要应急式的移动电源,应急式的移动电源容量并不是要求很大。
由于容量是影响移动电源使用时间长短的最重要参数,所以许多人就认为,移动电源的容量越大越好。而最近这段时间,在淘宝上搜索移动电源你的销量排行,可以看到,之前那些容量上万的移动电源都弱爆了,现在动辄就是两万甚至三万毫安。那么,移动电源是越大越好吗?
我们知道,移动电源的容量和体积是成正比的,容量越大,体积肯定也越大。因此,在选购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如果不是经常出差,就没必要带着一块“砖头”到处跑了。况且现在市场上虚标的现象依然很严重,不良厂商用高容量蒙蔽消费者,而产品的实际容量远低于标注容量,所以对于这些超大容量的移动电源不可轻信。
总结:移动电源其实结构并不复杂,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但是要做好其实并不容易。移动电源下一步如何发展,如何才能引领行业消费潮流,考验着生产厂家的智慧。笔者主要到,目前市场上移动电源的竞争,推广的方法、产品的诉求也大多雷同,产品亮点也不多见,移动电源行业的竞争还处在同一个层面。笔者总结出上述几点发展方向,希望移动电源能突破目前的短兵厮杀,进入更加差异化、不同层次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