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新能源并网难“症结”在电网

作者: 来源:中国证劵报 发布时间:2012-07-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过去几年,在为数不多的民企参与度高的能源领域,新能源可谓典型代表。据估算,目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民间投资总额超过8000亿元,民间投资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装机容量约占其总装机容量的18%。
 
  然而,由来已久的并网难问题在近两年来的集中发作,逐渐开始浇灭众多新能源民企的投资热情。过去几年来,这一问题在风电行业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中国风能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因被电网限电而损失的风电发电量达100亿度,经济损失近100亿元。
 
  围绕解决并网难问题,过去电源与电网企业一直在博弈,最终,在电网企业“风力发电由于自身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特点给电网安全造成冲击”的理由下,国内风电场掀起一波波并网技术改造潮,也为此投入了高额成本。
 
  尽管技术性改造在按部就班推进,但风电并网难的问题并未因此而趋于缓和,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意识到问题并非仅仅出在技术环节上。
 
  鸡西富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近日挂牌出售黑龙江华富风力发电(穆棱)有限责任公司39%股权。其出让的风电场目前总装机7.72万千瓦,总投资已超过12亿元。鸡西富邦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早在2003年就投资风电开发领域,当被问及为何要卖出风电场股权时,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东北三省去年是电网限电的重灾区,2010年按电网要求投入200多万元改造机组,并网性能按理说已达电网公司要求,但去年还是频繁接到电网限电通知,全年一半时间机组无法满负荷运转。去年底风电场运行亏了360多万,再亏下去没法向股东交代,所以就打算卖了。
 
  在国家鼓励民资进入风电领域政策频出的背景下,鸡西富邦却选择黯然退出,不得不让人思考。上述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国家鼓励民资投资新能源,我们听了很有热情,但目前并网难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盈利预期。而且,这一问题并非全在技术上,电网主动吸纳风电并网的态度可能更需要改进。
  
    不仅仅是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也同样遭此魔咒。光伏行业去年以来遭遇国外市场需求急速滑坡打击,而国内市场却迟迟不能大规模启动。按照业内人士普遍看法,其问题同样出在“并网难”问题上。
 
  区别于大规模集中建电站,采用分散式并网,鼓励自发自用,已让德国、意大利等光伏发电装机量达到中国的近5倍之多。但是,作为国际主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目前在国内却处于艰难发展的境地。近年来,国家也在以“金太阳工程”推动太阳能屋顶及离网电站规模化应用步伐,但从目前来看,效果却十分不佳。
 
  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一位企业主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2010年公司成功申报“金太阳示范工程”,公司厂房屋顶光伏电站规模达20GW,按照公司核算,以目前公司每月的用电需求计,如果该电站正常满负荷发电,完全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还有富余电量上网出售。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电网不认可,该电站自建成之日起连1/3的电量都没发出过,企业用电仍须向电网购买。“类似我们这样的企业遭遇很多,大家辛辛苦苦装得电站常年在屋顶晒太阳,成了名符其实的形象工程。”该企业主说。
 
    类似的遭遇已让众多在新能源领域耕耘已久的企业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期待电网公司拿出具体行动积极吸纳新能源发电,或者允许企业自发自用式分布式并网。“如果要说办实事,那么切实出台针对电网企业的鼓励甚至强制政策,对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说是最实在的。”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并网 症结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