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十二五”期间,通过建设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湖南电网可增加受电能力1200万千瓦,能够为湖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
湖南省内一次能源贫乏,全省煤炭保有储量31.55亿吨,仅占全国的0.3%,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已达技术可开发量的95%以上。“十一五”末,省内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达52%。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反复出现,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受电力供应问题困扰。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预计至2015年,湖南全社会用电量将达185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34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9.6%和10.7%。“十三五”末,湖南省全社会用电量为2650亿千瓦时,最高负荷为4900万千瓦。而至“十二五”末,向湖南电网供电主要电源装机约为3810万千瓦,至“十三五”末,电源装机约为5025万千瓦,存在着很大的电源不足风险。
鉴于上述情况,加快推进特高压交直流入湘工程,确保区外送电规模,是保障湖南绿色能源供应的根本措施。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发展理念,即以特高压电网构建为基础,全面发展智能电网,以起到优化能源资源配置、减少大气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建设“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2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湖南是特高压电网发展的重点省份。
“十二五”期间,特高压交流方面,国家电网将建设蒙西~长沙~湘南工程,该工程线路全长2×2069公里,变电容量2100万千伏安,输电能力1500万千瓦,投资476亿元。其中,在湖南境内建设长沙变电站,变电容量450万千伏安。特高压直流方面,建设酒泉~衡阳工程,该工程线路全长2400公里,输电能力800万千瓦,投资276亿元。工程建成后,湖南电网增加受电能力12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