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新电改10年之际,从陕西地电“武斗”国家电网,到山东魏桥集团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之争,到重庆民营安装企业与重庆电力之争,无不折射出10年改革的诸多矛盾与问题。笔者认为,未来10年电改出路,无论是输配分离,还是竞价上网,关键点还在于加快企业行政审批权改革。
自然垄断谬论背后的利益考虑
据报道称,常会有供电公司的官员说,“我们电力的垄断是国家赋予的,这个领域不能放开,一放开就面临电网安全及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后果很严重。”为什么会有大量的电力公司官员认为电力及其输配工程的垄断是国家赋予他们的天生权力呢?经笔者查证,自然垄断理论虽在1920年之后为经济学界逐渐接受,但当代经济学家尤其奥地利学派已开始反思并批判自然垄断理论。美国经济学家汤玛斯•迪洛伦佐就曾指出:“自然垄断理论是19世纪经济学的一个虚构“。问题是,在21世纪的东方大国,重庆这样中国西部的唯一直辖市,居然还有为数众多的供电企业官员相信这样的谬论,真有些令人费解。笔者大胆推测,如此“见识”背后定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输配分离让各类资本介入电力行业
国务院曾于2002年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即“5号文”),定下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电改四大步骤。按照这个方案,电价的形成机制应该是“放开两头,管住中间”,即上网电价由国家制定的容量电价和市场竞价产生的电量电价组成;输、配电价由政府确定定价原则;销售电价以上述电价为基础形成,建立与上网电价联动的机制。这个方案的初衷,也肯定不是在中国制造一个或者两个垄断巨头。
目前现状的出现,主要原因还是改革不彻底。供电企业这种反市场经济的行为,既有悖于效率的提升,也无助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更破坏了社会公平,对社会的危害显而易见。
如果说垄断对重庆电力公司存在危害的化,一方面,市场垄断的弊端已经日益突出,国家不可能让国家电网长期垄断市场;另一方面,普通百姓对垄断企业的服务已经严重不满。因为中国的未来是市场经济,垄断并非天生,市场改革迟早会的到来。
鉴于此,中国电力改革应该提速升温!而改革的方向是输配分离,走市场化道路,让社会各类资本都有机会介入其中。2011年6月3日,由国务院批转的《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由发改委牵头,“加快输配电价改革,推进竞争性电力市场建设和大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完善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形成机制,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择机实施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显然,国家有关部门仍然决心继续推进以2002年“5号文”为指导方向的电力体制改革。
实际上,美欧很多国家都早已实现了电力的输配分离!在电力领域的制度设计上,中国还不如弹丸之国菲律宾,菲律宾的电力市场由英国人设计,早已经实现了输配分开。
今年2月2日,葡萄牙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3.87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葡萄牙国家电网(下称REN)25%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欧洲成功收购国家级电网公司。此前,国家电网还收购了部分菲律宾电网股权。
有资料显示,国家电网收购菲律宾电网以及REN,正是采用所谓的“输配分开”。因此,作为中国电力最大的垄断企业国家电网及其子公司重庆电力公司,没有任何理由不知道电力行业的垄断是不可持续的。
政企分开是中国市场改革的基本趋势
关键是目前重庆电力怎么办?是继续用野蛮的手段控制市场阻挠民营企业发展,还是主动放开市场在竞争中做大做强,谋求更大的利益,赢得市场的尊重。
有不少民营企业的老板表示,电力公司下的三产公司所做的工程规范性较差,而且价格很贵。现在不主动放开市场,重庆电力及旗下的三产公司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垄断利润。不过来得容易去得快,如果民营电力承装修试企业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则三产公司将失去在市场上通过竞争发展壮大的机会,最终只好淡然退出历史舞台。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现在电力公司之所以牛气,在于其窃取了国家对电力承装修试工程的行政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