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比亚迪新能源电池厂涉嫌环评违规惹争议

作者: 来源:财经 发布时间:2011-11-21 浏览:

  比亚迪新能源电池基地涉嫌环评违规、且程序不透明,而企业与民众的各执己见,亦凸显新能源电池的环境影响及其用地归类缺乏科学依据

  以打新能源牌纵横A股和H股的明星企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拟在深圳市龙岗区一宗标注为G02113-0032号地块上兴建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厂”。

  然而,因该宗地块距离周边居民小区仅100余米;又靠近深圳市三个水源地:铜锣径、炳坑、三洲田水库;且工厂群的兴建规划先实施再环评,环境影响报告书在不足七天内通过,使该项目引发了周边居民的强烈质疑。

  迫于民意及舆论压力,比亚迪于11月14日发布公示,拟对项目进行重大修改,且重新编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但鉴于前度不合常规的项目审批过程,新环评报告合理与否、新能源电池污染的界定争议等问题,仍值得政府、企业与民众共同商榷。

  电池厂突然而至

  2009年中旬,深圳市龙岗区南约社区最大的小区——振业峦山谷的一期业主们,乔迁新居后不久,喜悦心情很快被打消了。半夜,刺鼻的气味将居民们呛醒,那气味像油漆,恶臭难闻,吸入后胸闷,并伴有头晕、恶心、似乎要窒息的感觉。

  小区业主们很快查明,臭味来源于与小区间隔约1公里的比亚迪公司喷涂车间。

  业主们对此投诉抗议,在尚未得到圆满答复时,2010年8月,令他们更不满的消息传来:与小区仅隔100米的空地,编号为G02113-003的地块,被据此1公里之遥的比亚迪收入囊中,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锂电)将在此地块兴建一座号称“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厂”,且工程即将开工。

  比亚迪锂电成立于1998年,公司董事长王传福以电池生产起家,该公司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

  拟建项目全称为比亚迪新能源材料基地项目,被列入深圳市2011年重大项目。根据项目环评报告,项目并非新建,而是比亚迪锂电一期工程的改扩建项目。

  此项目主要新建铁动力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生产线、太阳能电池组件、新能源及车用高端零部件等产品的生产线以及配套工程。落成后,主要建筑物有生产工厂19座,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研发办公楼等附属建筑物各一座,总占地面积为50万平方米。

  新厂群包括三个系统的电池工厂群:第一为锂电池组装厂;第二为锂电池材料厂;第三为太阳能电池厂。其中铁动力锂电池厂在2013年、2014年分两期投产。

  振业峦山谷的业主们认为,这个厂群所在地恰位于深圳市供水网络系统的来源和上游处,距离深圳市铜锣径水库860米、炳坑水库460米、三洲田水库2100米,三个水库分别隶属于东部供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为深圳、香港两地水源地。

  但比亚迪锂电否认新基地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根据深圳市生活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范围,项目选址附近涉及的水源保护区主要有“炳坑水库水源保护区”和“铜锣径水库水源保护区”。从项目选址和水源保护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看出,项目的选址位于水源保护区集水范围的山脊线外,不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

  但接近水源地,已足够让周边居民担忧。振业峦山谷业主根据网上收集的材料信息,制作了一份《比亚迪公司拟建大型电池厂化学原料或污染物估计》,推测:该项目建成后或将产生苯类甲醛有机溶剂、盐酸、六氟磷酸锂、电解液等21种有害污染物,造成有毒致癌、腐蚀并污染土壤、水源、空气等影响。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曹国庆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与铅、汞电池相比,锂电池可以说无污染。

  所谓污染,主要源于重金属铅、铬、汞等,但锂电池基本不含这些重金属。

  另外,电池生产的废水一般都要经过循环、处理,电池生产过程不应该有恶臭味产生。在比亚迪项目中也列有污水处理厂建设一项。

  但是,汕头大学医学院分析细胞学实验室主任霍霞对《财经》记者分析,涉及化学物品的电池厂或多或少对人体及环境都有所危害,关键是看企业对污染物的投入及处理。

  中国科学院环境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工程环境专家张付申亦对《财经》记者表示,一般小企业,由于资金原因,管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问题,但大企业不太会存在较大问题。总体来说,环保部门对大企业的环评和监测相对严格,且锂电池生产过程是可控的,不会有太大环境影响。

  评审四天完成

  一位振业峦山谷业主代表对《财经》记者指出,比亚迪项目的环评报告打造时间仅为七天,若除去端午节法定假日,实则为三天时间。就程序而言,比亚迪项目审批及环评报告出炉,有悖于常规审批手续。

  达尔问环境研究所创办人冯永锋向《财经》记者介绍,常规的环评审批过程,首先由申请人提出环保行政许可事项,在环保部门受理后,申请人可委托一家有资质的机构为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制作完成后,公示一周的时间。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并在承诺的期限内予以批复。

  这其中,向公众公示并征求意见,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回看比亚迪项目环评过程:在环保部门受理申请后,2010年4月,其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制作环境影响报告书。此后,2011年6月3日,深圳市人居环境网公告了开始环评的信息,当日下午即召开《比亚迪新能源材料基地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下称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技术审查会。五天后,按专家意见修改,经专家组长和市人居环境技术审查中心复核、出具专家技术审核意见。6月10日,编号为深环批函2011045号的环评报告就审批通过。

  从时间跨度上看,整个环评报告通过评审虽为七天,但由于恰逢端午假期,实为四天。“四天评审过关并不合规。”冯永锋说。

  而哪些专家对此评估、出具报告,至今未有公开信息。经振业峦山谷业主多方要求,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一方仅提供报告书简本,截至《财经》记者发稿时,索要该正本无果。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十二条“建筑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于10日”。且相关信息应处于公开状态。

  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祥斌对《财经》记者说,根据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保部门的环评规范,轻度污染和重污染工业需经过环评审批,但是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可以说法律上存在空白,因此,具体到每个项目审批时间,存在长短不一的情况。但是,信息必须向公众公布。

  由于比亚迪项目的整个环评程序并不透明,情况不为外界掌握,因此很难评说其是否合理。

  建设方自制民意调查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告时间为2011年5月26日至6月9日,报告简本中,亦有135份调查问卷,其结论显示:“收集135份调查问卷,根据调查,83.7%的受访者支持本项目的建设,16.3%的受访者表达无所谓的态度,没有受访者反对项目的建设。调查的各个单位均支持本项目的建设。”

  针对以上说法,振业峦山谷业主委员会表示,业主均反对该项目,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和问卷调查存在弄虚作假。

  “据我们了解,除居住在小区内的比亚迪本厂员工存在可能外,其余无一人被调查和收集过有关意见。”一位振业峦山谷业主代表说,“没人愿意自家门口装颗炸弹。”


 

分享到:

关键字:比亚迪 新能源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