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技术公司越来越多地将中国视作风险资本的来源,而不仅仅是市场。清洁技术公司越来越多地将中国视作风险资本的来源,而不仅仅是市场。近几个月来,Boston-Power公司、Sunpreme公司以及普能公司(Prudent Energy)都从中国的风投机构那里融得资金。
在清洁技术产业投资集团(Cleantech Group)举行的华盛顿峰会上,锂离子电池制造商Boston-Power谈到了该公司新的中国战略。联系到它最近完成的1.25亿美元融资——由北京的金沙江创投领投——Boston-Power公司透露,其将在中国建立电池制造工厂。
“中国是一个真正的市场,那里有(扶植性的)政府政策,还有巨量的私募股权投资资金。”Boston-Power公司的创始人克里斯汀娜·兰普-翁纳鲁德(Christina Lampe-Önnerud)如是说,“首先在中国发展(业务),这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决策,因为市场在(中国)那里。”
类似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商Sunpreme公司也决定在中国建立其首家制造工厂。10月中旬,该公司完成一轮5,000万美元的融资,参与其中的有国际金融公司(IFC)、摩羯星投资集团(CIG)以及北京的中国环保基金,该项目由青云创投管理。
“Sunpreme公司受到(中国)政府的强力支持,政府非常乐见该公司(在嘉兴)建厂。”青云创投的朱盾鸣说。青云创投是中国首家专注于清洁技术的风险投资公司,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家。
对Boston-Power公司来说,政府的支持也很重要,中国政府同意向该公司提供大量低息贷款以及税收优惠政策。
“我们也从欧洲国家的政府那里获得了优惠的协议。”兰普-翁纳鲁德说,“但(中国)集合了规模最大的市场、客户的忠诚度以及(政府)部署的坚定决心,这种集合才是决定性的。”
从中国政府加快行政审批的意愿中,Boston-Power公司进一步受惠,该公司获得了适时的——且几乎是主动提供的——中国绿色公司认证。
在中环联合认证中心的官员了解到Boston-Power公司获得了欧洲绿色认证的标签之后,他们要求跟该公司的创始人会面。
(在公司跟认证中心官员会面的)第二天,我们就和联想公司举行了会议。”兰普-翁纳鲁德说,“认证中心给联想传真了一份推荐信,称我们将通过该机构的快速通道成为经过认证的绿色公司。
清洁技术公司越来越多地将中国视作风险资本的来源,而不仅仅是市场。在更多全球风险资本涌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也在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全球范围内的清洁技术产业。根据清洁技术产业投资集团的数据,位于中国的清洁技术创业公司在2011年第二季度总计融得1.76亿美元,在第三季度融得1.38亿美元,这远远超过它们在过去几个季度融得的资金。
10月中旬,跨中美两地的液流电池制造商普能公司完成一轮2,950万美元的融资,其中包括既有投资者、中国风投机构德同资本(DT Capital Partners)追加的投资。
当对清洁技术创业公司进行评估时,中国的风险投资者——比如德同资本和青云创投——是如何寻找投资对象的呢?跟美国同行的做法差不多,中国的风险投资者寻找的是那些改变行业格局的技术以及拥有一流管理的公司,不过他们也更愿意和中国自家人和自家企业合作。
“我们寻找的公司须拥有成熟的技术,核心团队中应有一名中国人,以及一名负责中国战略的合伙人。”朱盾鸣说,“如果哪家美国公司开发出了一流的技术,并希望在中国找到一个能够在融资、政府(关系)以及品牌推广方面起到作用的投资伙伴,那么就(应该)来跟我们接洽,看看我们能否达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