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政策绿灯下电动汽车缘何难进家门

作者: 来源:新华 发布时间:2012-01-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三年前《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到2011年我国要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但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1年7月,25个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仅一万余辆,私人购买的仅一千余辆。
 
  巨大的落差下,财政部等四部委日前再发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包括研究免除对新能源汽车摇号、限行、车牌拍卖等限制措施,引发社会关切。新能源汽车为何“叫好不叫座”?何时才能开进“寻常百姓家”?
 
  比亚迪宣布推出首款面向个人的纯电动汽车“E6先行者”;这款标价36.89万元的车,即便扣除国家和地方补贴12万元,消费者个人还要支付近25万元。
 
  “新能源汽车目前确实价格偏高。”比亚迪销售公司总经理助理李云飞坦承,“在E6这个价位上,消费者原本能买到一辆中高档燃油车。”
 
  购买奇瑞M1电动汽车的上海车主朱晓算了一笔账:她的车总价15万元,除了国家补贴的8.8万元之外,3.88购车花了6.2万元,而同样配置的奇瑞M1燃油车才卖3万元。“更不合理的是,购买这辆电动汽车购置税要1.3万元,而且保险费也要根据补贴前的15万元来算。”
 
  电动汽车为什么这么贵呢?
 
  据业界人士透露,电动汽车主要贵在电池系统和控制系统上。目前一套电动汽车电池组成本在5万元左右。“不过电池组成本每年至少可以降低4%,乐观估计到2015年可以降低三分之一”。
 
  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朱军认为,电池系统成本下降主要依靠技术进步,而控制系统降低成本主要依靠规模。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提升,电动汽车的成本和价格会随之降下来。但在此之前,优惠政策的支撑必不可少。
分享到:

关键字:政策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