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德阳抢占储能发展先机

作者: 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12-01-1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一批生产储能电池的企业进入开工建设实质性阶段
 
    日前,德阳市101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90亿元,涉及工业、城镇基础设施、交通等领域。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包括德阳博力迅电池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禧丹佛纳米锂电池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一批生产储能电池的企业,进入了开工建设的实质性阶段。
 
    2011年被业界称为储能产业发展的春天,而在这个“春天”,德阳已悄然完成布局,抢占储能产业发展先机。
 
    60亿大项目两个月落地
 
    落户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博力迅锂离子动力和储能电池项目总投资61.47亿元,致力于新型大容量储能电池的生产和技术研发。计划新建年产量30亿Ah(安时)储能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50条,建成后可实现总产值300亿元,实现利税45亿元。从2011年10月第十二届西博会上项目签约到此番正式开工,前后仅历时两个月。
 
    据了解,博力迅一期工程拟建成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博力迅新能源研发中心”,重点建成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新能源发电接入控制系统、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生产等多个研发实验平台。
 
    同一天在广汉开工的四川禧丹佛4亿Ah(安时)纳米锂电池及材料生产项目,一期投入1亿元,将建设电动汽车、专用设备机械高效能纳米锂电池和民用纳米锂电池生产的厂房。
 
    而在这2家企业之前,2011年6月20日,同是生产储能产品的黄铭锂动力材料公司3000吨纳米磷酸铁锂材料产业化项目在广汉经济开发区点火,与此同时,锂电池的另一核心材料六氟磷锂也在该园区通过中试,实现量产。
 
    这些企业的落户建设,无疑将对德阳完善储能产业链起到积极作用。
 
    储能产业集群显端倪
 
    尽管“储能”二字2011年才首次出现在3月份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但在德阳,相关行业研发早已悄然进行。
 
    德阳市经信委的一份调研材料显示,东汽于2007年开始着手研究储能电池及系统,进行相关电池的设计,包括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制备,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整个储能系统的设计等。东方电机在电池储能技术开发上已进行了2年多的研究,完成了项目调研、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确定、国外合作方选择等工作。
 
    博力迅相关负责人坦言,选择在德阳建设如此大规模的产品线,就是因为看中德阳得天独厚的基础。“此前已有黄铭锂动力材料公司入驻,再加上德阳东汽、东电在风能、太阳能储能设备方面的拓展,我们希望5年内能在德阳形成一条完备的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
 
    技术变革在前,资本积聚亦随势跟进,随着一个个企业相继开工建设投产,德阳市储能产业集聚效应正在迅速扩大。从材料制备、电池生产到发电储能设备,储能产业链已露出端倪。
 
分享到:

关键字:德阳 储能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