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杨裕生:电动汽车被指掉入“高档陷阱”

作者: 来源:上海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2-01-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电池频繁起火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是我国的电动车发展方向出现了问题。电动汽车似已落入了一个“高档陷阱”。
 
    杨裕生表示,电动车电池组屡次起火的背后,有着深层的机制、观念原因,是现在的电动车发展思路上出现了位置颠倒、次序混乱的问题。他认为,目前电动汽车研制中,电池与整车研发投入位置颠倒,而电池研发本身也存在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位置颠倒、错断远近的错误。“有关部门热心于产业化、示范运行,但忽视了前沿技术目前还不成熟、工程化基础也未打牢的现实。”在他看来,目前大力发展的磷酸铁锂电池的比能量高,但是技术相对来说还不成熟,其安全性高的优点也是相对的,电池是含能部件,它有危险的本质。
 
    在杨裕生看来,要求电动车具备和燃油车相同的最大速度、续航里程、加速时间等性能,还要具备快速充电的性能,这实际上都是不现实的。将标准提得高,表面上看是维护电动车,其实是在害它。
 
    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郭孔辉教授曾绘制过一张关于电动车车重、车速、里程、电池的坐标图,根据这张图的计算,按照目前电池能达到的比能量,电动汽车最合适的速度最高为10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150公里。
 
    “由于目前电池技术本身的限制,即使是先进的锂电池,其比能量依然有限,要想跑得快、跑得远,就必须增加电池数量,电池增加了,车身重量就增加,就又要增加电池数量,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而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散热也更加困难,危险性也增加了。”杨裕生表示,让电动车和中高档燃油车竞争,市场竞争力肯定不行。
 
 
分享到:

关键字:杨裕生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