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解读充电模式为何难以发展?

作者: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12-02-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充电模式为何难以发展?
 
    关于电动汽车应该“换电”还是“充电”的争论一直很激烈。
 
    充电模式最早起源于欧美,卫哲睿认为,这种模式经历了30多年仍没有发展起来,是有其原因的:一是电动汽车车辆售价较高,跟传统汽车比起来,消费者不愿承担;二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过长,使用不方便,即使现在已经发展有快充、慢充两种方式,但是“再缩短时间,半个小时还是需要的”,而传统燃油汽车加油只需要3分钟就可以了,此外,快充对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是有影响的;三是电池的性价比低,保养维护较难。因为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以这种模式难以发展。
 
    对于充电模式,方建华认为,用户无法承担快充导致的动力电池寿命降低。他介绍说,在充电模式中,电动汽车在整个运行周期内,要更换3~4次电池,而电池的成本在电动汽车中几乎占一半,即使小型的乘用车也要占三分之一左右,用户将无法承受电池更换带来的成本增加,这对用户也是不公平的。他还担心,无序充电会对电网安全造成危害:“如果在一个小区里面有10辆车、50辆车、100辆车充电,也许都没有问题,但如果是1000辆车甚至几千辆车无序地充电,对电网的影响是巨大的。”
 
    换电模式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进入2012年,以“换电为主、充换结合”为主导的电动汽车能源供应模式开始得到业界多数人的支持。
 
    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就是整车企业裸车销售,能源供给服务企业提供动力电池租赁和电池快换、充电维护以及租赁服务,这一模式的核心思路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动力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卫哲睿认为,这种模式考虑到了市场的环境和需求,一方面能够降低车辆的成本,在价格上更为市场接受,另一方面解决了电池的维护、寿命、续航里程问题,在使用便利上也有优势。这种模式还清晰划分了车辆的责任问题,即整车问题由整车企业负责解决,动力问题由运营企业负责解决。就现阶段的技术来讲,是一种可以持续发展的模式。
 
    应用换电模式,不仅集中换电更容易实现,用户更换电池就像给汽油车加油一样方便快捷,同时也解决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的问题,用户在长途旅行中只要进入换电站,就能重新拥有一段续航里程。此外,运营商对电池进行统一科学管理,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并方便日后报废回收。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新能源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谢子聪表示,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采购和租赁电池的运营方式,让整车企业的电动轿车产品能够不带电池销售。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不仅帮助整车企业产品形成了“价格低于传统轿车”的市场竞争优势,还能够通过对电池的及时维护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2012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暨2012年工作会议透露,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将优化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运营模式,推进重点城市、长三角和环渤海区域服务网络建设。这对于电动汽车行业来说将是一大利好。
分享到:

关键字:解读 充电模式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