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行业巨头助推动力电池爆发增长

作者: 来源:电源 发布时间:2012-02-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动力电池产业链市场很热闹。继“股神”巴菲特投资比亚迪之后,“首富”李嘉诚再步后尘,2010年初间接入主国内一家动力电池生产商。在公开信息中,他们都声称看中了投资企业的“动力电池研发技术”。在大鳄的催动下,2010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以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产品势将率先获得爆发性增长。
PE们常说,投资永远要跟政策站在一起。已纳入“十二五”期间重点布局的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显然占尽天时。
 
    有大鳄在前,动力电池产业确实“看上去很美”。2010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以核心部件动力电池为主的新能源产品势必将率先获得爆发性增长。
 
    从政策和规划上,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重点支持的专项,已然纳入中国“十二五”期间重点布局的战略新兴产业。
 
    跟风投资热情自然一轮轮高涨。调查显示,在国内15家动力电池投资主体中,仅2009年的规划投资总额就达510多亿元。其中,投资规模最大的达到300亿元,最少的为5000万元,以10亿~50亿元规模居多。从投资主体看,多数为电池、电机生产企业,跨行投资者也在逐年上升。
 
    目前多数机构均判断车用动力电池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以锂离子电池为主,辅以铅酸/碳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上多用的镍氢电池普遍被看作过渡产品。
 
    根据最新行业分析报告,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万辆,带动电池需求50%以上增长。随着锂电池渗透率提高,未来3年均可保持50%增长,预计2010年到2018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54.2%,并于2018年达到160亿美元。而在此发展过程中,电池厂商受益最大,整车厂商影响较小。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可以看到一些商业应用曙光。未来不仅有电动汽车市场需求,还有智能电网储能市场需求,是一块PE们无法忽视的市场蛋糕。
 
    二级市场上,正如多位券商所言“新能源概念成为抗跌明星”,热钱纷纷逐利而至,涌入最多的亦是锂电池版块。
 
    事实上,无论电池生产商采用哪种材料、哪种材料技术,动力电池都应满足使用安全性高、环境温差范围广、充放电功能性强、倍率放电使用性好等条件。
 
    中国电子工业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原副总工程师张世杰透露,尽管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链已经形成,但大多声明自己具有动力电池生产能力的企业并未生产出通过新能源汽车试验或应用的成品,一些企业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以及为整车提供的样品都是在原有小容量电池生产线或中试线上研制出的,真正具有单体容量10Ah以上大容量电池生产线的企业微乎其微。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