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回收与再利用 返回

新能源汽车井喷过后 如何应对废旧动力电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凤凰汽车 发布时间:2016-11-2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雾霾围城、PM2.5屡屡爆表的现状下,发展并普及新能源汽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因新能源汽车井喷所带来的大量退役动力电池,引发了行业的未雨绸缪。

在11月8日在京举行的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届三次理事会暨第四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研讨会上,与会各方围绕退役动力电池的未来出路展开了讨论。众多行业高层均表示:新能源电池必须重视长寿命,切勿因为片面提高电池密度,而造成资源浪费,必须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才有望实现绿色高效的行业发展。迅速提高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实现我国汽车行业对外国技术的弯道超车。

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目标非常现实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强劲,新能源汽车都是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关键。”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原诚寅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量应该在50—60万辆,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是非常现实的数字。”

按照全球市场预测,203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产业成熟期,且有一些国家,比如德国宣布2030年后不再生产汽油车。“奔驰提出到2025年25%的产量来自纯电动汽车,所有整车公司都把新能源汽车视为巨大的、潜力无限的上升市场。”原诚寅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是动力电池,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常务副会长、资源强制回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刘强表示,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报废标准是电池容量低于80%,这也就意味着3—5年就要更换一次动力锂电池。2020年纯电动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的动力锂电池报废量将达到17万吨,废弃动力锂电池回收已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所以单一能量密度与续驶里程并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长效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更应该把发展的目光投在满足日常出行续驶里程的基础上,提升电池安全与客车高效运营的性能。同时重视发展长寿命的电池! (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和运营周期)。

如何应对因发展而出现的报废电池问题?

我国钴矿中含钴量仅有0.02%,目前探明的可开采量也仅有4万吨。目前60%—70%的钴用于电池生产,而我国钴严重依赖进口,如果能从退役电池中有效回收钴或者解决电池过快废弃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稀有金属资源对外依赖度。

高盛预计,碳酸锂需求目前为每年16万吨,而电动汽车渗透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带来7万吨新增碳酸锂的需求。到2025年,仅电动车市场的增长就有望带动整个锂市场需求达到47万吨。“巨大的碳酸锂缺口,即便把澳大利亚、智利的锂矿都买下来也不够。”徐盛明直言。可以看得出,如果继续无视问题的严重性,新能源汽车行业将在未来受到资源严重制约。

同时也可以预计,到2020年,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报废量将达17万吨。这一惊人数字表明,如果不能有效解决电池问题,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之癌,

解决废弃电池的问题已成当务之急,对此有专家建议:

· 加快钛酸锂系电池的普及,因为钛酸锂系电池有别于石墨系电池,具有超长寿命的特性,可以有效解决废弃电池问题

· 加强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的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明确了电池回收责任主体和追责方式;

· 其次,要建立规范的回收渠道,积极引导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的企业;

· 再次,鼓励电池科研的创新,研发关键性技术,加大对废旧电池拆解、重组、测试、寿命预测等攻关力度,提高生产可靠性,提高拆解回收过程中的效率,使动力电池回收材料和再利用电池具有经济可行性和安全性。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回收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