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我国能源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
6 月 17 日 0: 00 至 23 日 24: 00,青海在全 国首次实现连续7天168小时全部以太阳能发 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供电,电网保持了 安全稳定运行。 在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均位于世界 第一后,我国又创造了全网清洁能源运行的世 界纪录。 此前,这一纪录是107小时,由葡萄牙电 网在 2016 年 5 月 7 日至 11 日间实现。
在高歌猛进十年后,可以说,我国清洁能 源不仅在规模上,更重要的是在技术、运行上,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然而,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尤其是风电 和太阳能发电,一路走来,“弃”之一字,几 乎掩盖过了所有的风光。
2016年11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家能 源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集中力量在可 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特别是新能源并网技术等方 面取得突破,提升电网系统调节能力,增加新 能源消纳能力,抢占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
2017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 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清洁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 弃水、弃风、弃光的“三弃”问题备受各 界关注。但在“三弃”的背后,我国清洁能源消纳总量一直持续增长。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风力发电量为 2410 亿千瓦时,同 比增长29%,首次超过美国居全球第一;太阳 能发电量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风电 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由2011年的1.6%提 高到了2016年的4.0%,太阳能发电量则由0.01% 提高到了 1.1%。
与这些数字相对应的,还有其他两组数据: 截至2016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14868 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9.0%;太阳能发电装 机容量 7742 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 4.7%。当 年风电新增 1930 万千瓦,同比增长 14%,约占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的43%,连续5年装机世界 第一;太阳能发电新增 3454 万千瓦,新增首次 超过风电,同比增长82%,约占全球新增装机 的 45%,连续两年装机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我国在 2011 年后用电需求进入 低速增长阶段,全社会用电增速持续下降,从 2013 年的 7.5% 降到 2014 年的 3.8%,2015 年 更是仅为 0.5%,是我国过去 40 年电力同比增长 数据最低的一年。2016年全社会用电增速才回 升到 5%。 正如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 长李琼慧所说:“在电力需求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包括新能源在内的各类电源装机仍保持较快增 长,新增的用电市场已无法支撑新能源等各类电源增长。”因此,在此背景下的弃风、弃光, 甚至弃水,是供应和需求失调的结果,具体表 现出来就是各能源品种互相“碾压”,利用率降低。 在装机热潮和用电量低迷相互交织之时,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纳总量的快速 增长实为不易,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2017年5月27日,国家电网公司召开二 季度新闻发布会,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言人张 正陵在谈到弃风弃光问题时说,“总体来看, 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调度范围内16个省区基 本不弃风,22个省区基本不弃光。但受多种 因素影响,局部地区弃风弃光问题突出。
2016 年弃风396亿千瓦时,弃光69亿千瓦时。弃 风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占全网弃风电量的 90%,弃光主要集中在西北,占全网弃光电量的 99%。西北弃风弃光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两省 区,两地弃风电量占全网总弃风电量的61%, 弃光电量占全网总弃光电量的 80%。” 从同日发布的《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白皮书 2017》中可以看到,国家电网公司为促进清洁 能源消纳做了很多工作。
2016年,为加强清洁能源配套并网和送出, 国家电网公司共投资750千伏及以下相关工程 120 亿元,建成线路 5620 米,满足了 784 个新 增新能源项目并网和省内输送的需要。同时, 跨省跨区外送通道也在加快建设中,集中投产 了一批跨省跨区输电项目,新能源大范围优化 配置能力大幅度提高。 同时,为了提升电网平衡调节能力,国家 电网公司充分发挥调度支持系统作用,深度挖 掘火电调峰能力,加强风光水协调运行,最大 限度利用抽水蓄能电站,搭建电力交易平台, 创新交易方式,积极组织新能源省间交易,千方百计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
而在今年,国家电网公司再次出台一系列 措施,实施全网统一调度,实施清洁能源在全 网范围强制消纳,组织开展临时现货交易,在 东北积极推动辅助服务市场,提高煤电企业参 与调峰积极性,并严格落实国家能源局风电监 测预警要求。2017年1~4月,国家电网经营 区域内弃风率同比下降 7.2 个百分点,弃光率同 比下降 5.3 个百分点。
后续如何,未为可知。因为新一轮压力还 在持续加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能源发展战 略行动计划 (2014 ~ 2020 年 )》,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我国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提出 2030 年非 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20% 左右。
要完成这些指标,我国目前非化石能源的 装机数量和比重还要大幅增加。 未来的矛盾将更加复杂,消纳难的问题还 未得到根治,在此基础上又要爆发新一轮装机 热潮。 矛盾如何化解?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一矛 盾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源结构深度调整、 电力市场机制持续不断完善、行业发展逐渐趋 于成熟的必然过程。可以说是清洁能源成为主 导电源必经的阵痛。
青海连续7天全部以清洁能源供电的案例, 为未来清洁能源消纳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背靠 西北电网,这是一次大电网的成功。要使这一 成功更具有实践性和推广性,还要叠加大市场。
“需要在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加强电力系统规 划与运行的协调性,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等方 面做出更多努力。实际上,这些工作并不涉及 技术难题,很多制约技术发挥作用的机制体制 需要打破,需要创新。”国家电网公司研究室 副主任邱忠涛如是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