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未来30年,电力需求将呈下降趋势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8-06-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能源前景2018—2050》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的能源需求总体已经达峰;未来30年,电力需求也将呈现下降态势。

根据报告预测,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总量将下降至44.7亿吨标煤,到2030年,将下降至41.8亿吨标准煤,而到2050年,将进一步下降至38.7亿吨标准煤,并基本稳定下来。

就电力消费而言,报告认为,未来30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结束,高耗能商品需求下降,电力需求也将呈现下降态势,预计将从2017年的约6.4万亿千瓦时下降到2050年的4.47万亿千瓦时。

在此情况下,中国无疑将出现电力产能过剩。目前,中国东北、环渤海、西南地区已经出现电力过剩,未来随着新常态的持续,报告认为,电力进一步过剩几乎是肯定的。由此,报告提出建议,我国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建设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与周边国家如俄罗斯远东、蒙古、朝鲜、中南半岛国家等国开展电力互联互通合作,实现共赢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受中国的减煤增气政策推动,天然气成为中国近年来需求增长最快的能源产品。报告指出,未来30年,我国天然气消费仍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需求将有望增长至超过8000亿方,届时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提高至超过25%。基于此需求预测,报告认为,未来30年,中国的能源进口需求也将从以油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天然气为主,预计到2050年中国进口天然气将增至超过6300亿方,进口依存度达到78.5%。

“中国的能源转型与安全需要国际市场。”报告项目组首席研究员、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资源技术经济研究室主任刘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指出,由于天然气生产、销售和传输的技术经济特点,天然气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配套来保障稳定供给,且比石油、煤炭、电力等更容易受外来冲击和人为干扰。因此未来30年,中国能源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将来自天然气。“我国有必要加强国内天然气输配能力建设,探索新型陆海联运天然气运输方式,推动国际尤其是亚太天然气互联互通网络建设,以此提高国内市场的天然气可及性。”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