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特斯拉欲上海建厂 新能源车竞争加剧

作者:王薇 来源:中国保险报网 发布时间:2018-06-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截至6月8日,北京市当期个人新能源车申请者破28万,与今年的上一期相比新增申请者数量5万。按照目前的分配规则,今年的个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已全部用尽,有超过28万申请人处于轮候状态,新申请者至少还需要等待五年,也就是2024年后才能获得指标。

谁是那条“鲶鱼”

除了限购限行措施导致的市场需求,政策的鼓励和扶持,也使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从全国市场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1-4月,与1-3月相比,汽车产量同比结束下降,呈小幅增长,销量增速有所提升。其中,截至4月,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2万辆和22.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2.2%和149.2%。

新能源车中,4月纯电动车产销分别完成6.4万辆和6.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1.5%和126.8%。2018年1-4月,纯电动车产销分别完成17.2万辆和16.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0.6%和130.5%。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方面,2018年4月产销均完成1.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3.4%和194.6%。2018年1-4月,中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9万辆和5.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9.6%和226.7%。

2018年6月12日起,2018年新能源补贴政策过渡期已结束,将执行新的补贴标准。低续航里程的旧款微型、小型电动汽车在补贴过渡期后,补贴金额将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尤其是续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下的车型,过渡期后将直接取消补贴。而一些续航长、电池能量密高的新能源车型,补贴反而比2017年以及今年过渡期的补贴还有所调高。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首次突破百万辆,达到110万辆。他分析指出,2018年是新能源车增长动力从限购和补贴政策推动转向市场拉动的转型年。北汽新能源、比亚迪等有不错的表现,这是企业转型抢市场的体现。

参与到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的不仅有本土企业,如比亚迪、北汽、奇瑞等,还有新势力如小鹏、拜腾等,更不要说传统车企和明星般存在的特斯拉。6月,特斯拉在年度股东大会上正式确认在准备在上海建设独资工厂。而拜腾则宣布完成5亿美元的B轮融资。作为搅动市场的“鲶鱼”,特斯拉的每一步都有着风向标的意义。分析人士给特斯拉的车价算了一笔账,特斯拉目前售价的组成是:美国售价×汇率+运输与装卸费+关税和其他税+增值税。中国建厂虽仍有关税,但昂贵的运输费彻底没了,零件成本、劳动力成本,乃至资金成本都将大降。同时,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10%购置税或也将免除。换句话说,如果一辆特斯拉Model3只有30万左右的售价,在新能源车市场的杀伤力将是惊人的。

搅动市场的肯定不止特斯拉一家。两个德国人在中国造的拜腾,自带互联网基因的小鹏汽车,都可能成为一条“鲶鱼”。

配套设施依旧制约电动车发展

家住北京的Y女士去年终于申请到一辆新能源车的指标,但由于居住地变化,现在的住所无法安装充电桩,不得已,只好放弃购买,把指标暂时借给了朋友使用。现实中,配套设施对新能源车的发展确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基础设施方面,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62058个,其中交流充电桩114472个,直流充电桩81492个,交直流一体充电桩66094个。其中,2018年4月较3月新增8984个。从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8405个,2018年4月同比增长62.5%。

在充电桩的分布上,东南地区明显更加集中。截至3月,全国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拥有的公共类充电桩数量前十的分别为:北京40184个、上海33666个、广东32693个、江苏27152个、山东20282个、浙江12734个、天津11422个、河北11087个、安徽10782个、湖北7340个。

据悉,今年夏天,宝马准备推出无线充电的电动车,而他们使用的,是一家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初创公司的技术。WiTricity致力于发展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它的首席执行官Alex Gruzen表示:“(给汽车充电)是一件烦心事,如鲠在喉,叫人难受。WiTricity的无线充电技术将会舒缓这一痛点,使‘甜度’上升,令消费者考虑转向购买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

面对补贴政策退坡、产业竞争加剧,分析整体新能源车市场,资深高科技投资人王煜全认为,第一,美德等国企业经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虽然较少政府干预,但会出现创新企业被既得利益者压制的局面。传统燃油车企的市场主导地位依然稳固,充电相关设备建设进度缓慢。

而中国,出于环保压力和对创新的支持,由政府牵头,强力主导推进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无论在优惠政策、技术和相关配套设备建设上,都走在了世界前列。这也是国外车企与中国车企合作,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合作的重要出发点,这种模式符合“积木式创新”的原理。

如何更好地扶植新兴产业,产业、市场、资本、政府各自该如何定位,值得我们在全球的角度不断总结。

第二,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产业格局,有可能是总体设计者+集成制造商的模式,因为汽车产业链变得越来越复杂了,需要更专业的分工,专业的集成制造商就有可能出现。现在的一级供应商或者传统车企,如果能抓住机会,及时转型,说不定会成为汽车产业中的造车富士康。

第三,未来的竞争和创业机会将集中在构建充满想象力,设计感的人车交互上。科技创业公司可以专注在垂直细分领域里找切入的机会,持续强化长板,更容易成功。而整车制造企业需要巨额资金、强大的资源整合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失败。所以整车制造的玩家依然是大公司为主。

分享到:

关键字:特斯拉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