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主要存在哪些现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8-08-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当前动力电池企业正在积极调整企业的发展策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电池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能量密度和产能规模,以提升企业在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市场竞争加剧的倒逼之下,部分电池企业开始转变企业发展策略,根据政策及市场走向调整产品和市场,谋求生存空间。

具体来看,目前整个动力电池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现状:

1、调整市场发展策略开拓新市场谋出路

与前两年相比,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场规划在2018年出现了一些变化。

高工锂电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些原本专注于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领域的动力电池企业,在2018年都表示将进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2018年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补贴额度大幅下滑,且获高额补贴技术门槛大幅提高,而长续航里程的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所获补贴却不降反升,导致动力电池企业开始将市场转向新能源乘用车领域。

另一方面,新能源乘用车一直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动力电池装机量的主力军,自然成为动力电池企业争夺的主阵地。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测,2018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超过110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达75-80万辆,成为动力电池装机量的主力。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将市场转向锂电储能和不依赖补贴的小动力、叉车和低速车领域,通过差异化竞争获得生存发展。

2、账期延长资金链紧张企业备受煎熬

受补贴延迟下发和原材料涨价影响,整个锂电产业链相关企业应收账款普遍较高,账期不断延长。而动力电池企业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主机厂大幅压价的多重影响,应收账款高企,账期持续恶化,面临更为严峻的资金压力。

在此情况之下,动力电池企业也因经常拖欠供应商货款而遭到行业声讨,成为锂电行业账期恶化的背锅侠。

多位动力电池企业高层对高工锂电表示,在补贴下滑、上游钴锂原材料持续涨价和主机厂大幅压价的多重压力下,2018年动力电池企业的账期问题依然不会好转,电池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获得资金输血支撑比获得订单更重要,目前电池企业都在积极寻找融资以支撑企业发展。

3、降成本“锱铢必较”一颗螺丝钉都不放过

众所周知,降成本是动力电池企业在2018年面临的重大课题,当前所有的动力电池企业都在积极寻找降成本的方式,总体来看都大同小异。

目前,动力电池企业主要通过扩充产能、改进材料体系、PACK轻量化设计、加强内部管控、提升自动化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电芯的制造成本。而改进材料体系和结构轻量化是当前电池企业降成本最直接的手段。

其中,通过四大材料中降成本的空间较为有限,隔膜是电池企业在2018年降价的着力点。而在PACK轻量化方面,电池企业主要以做大壳体尺寸、优化PACK结构设计和导入新材料等方式入手。甚至有电池企业在结构优化方面细化到节省一颗螺丝钉的地步,精打细算到几分钱。

4、动力电池价格持续下滑市场报价混乱

2017年,国内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出现了营收大幅增长但净利润却下滑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2017年上游原材料涨价和动力电池价格普遍下降所致。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动力电池价格较年初下滑20%-25%。磷酸铁锂电池包价格从年初的1.8元-1.9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5-1.55元/Wh。三元动力电池包价格从年初的1.7-1.8元/Wh下降到年底的1.4元-1.5元/Wh。

2018年第一季度,磷酸铁锂电池包价格进一步下滑至1.2-1.4元/Wh,三元动力电池包价格下滑至1.3-1.4元/Wh。

有动力电池高层向高工锂电表示,除了动力电池价格持续下滑企业产品下降,目前市场上还有企业为清理库存或争夺市场报出更低的价格,导致当前市场报价较为混乱。

5、强则恒强两极分化2018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变化大

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6.4GWh,同比增长29%。其中,前20家电池企业的装机总电量合计达31.3GWh,占整体的86%。

其中,除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电池企业处于一线梯队之外,第3名之后的企业排名处于变局之中,第6-20名的电池企业的装机电量总体相差并不大。

2018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以2.21Gwhd的装机总电量再次位居行业第一,市场占比高达50%,强者恒强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

多位动力电池企业高层认为,2018年动力电池市场将出现洗牌,行业排名将出现较大变动,这对电池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或将有行业黑马出现。

6、系统能量密度140wh/kg成标配电池企业技术提升压力大

2018补贴新政将补贴金额与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直接挂钩,并大幅提升电池补贴标准门槛,导致大批电池企业通过各种方式急于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效果显著。

从巡回调研及推荐目录来看,当前所有的电池企业都在开发或已经出系统能量密度在140wh/kg以上的电池产品,磷酸铁锂电池单体比能量达160wh/kg以上,三元电池单体比能量达210wh/kg以上,同比2016年出现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大批电池企业表示,在不改变材料体系的情况下,当前要进一步提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已经非常困难。而且,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电池产品的安全风险系数也大幅提升,这给电池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甚至有电池企业高层表示,为应对补贴政策进一步调整,有主机厂提出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达到170wh/kg以上的要求。

总的来看,当前动力电池行业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稳中求胜成为了众多电池企业在2018年的发展目标。但在竞争压力加剧之下,要实现这个目标也存在诸多困难。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