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不限行、不限购、各种补贴、送车牌……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享受着种种“优待”。但倘若政策红利消失,新能源汽车能否自立?
近日在上海举行的2016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上,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新能源(600617)汽车产业亟须加快解决行业痛点,弥补短板,早日实现真正产业化、市场化。
面对市场竞争要自谋出路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40471辆,销量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虽然新能源汽车销量正在翻倍增长,但在全年汽车总销量的大蛋糕之中,新能源汽车所占比例仅有1.3%左右。
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很大程度上依靠“政策红利”。不过,面对市场化竞争的环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不能一味依赖政策的“庇护”。
2015年国家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明确提出,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还不足百万。而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预计将超过500万辆。
面对补贴“退坡”的趋势,要想实现2020年500万辆产销量的目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必须主动迎接挑战,自谋出路。
要想产业化需克服诸多短板
当下,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还存在一些误解。深圳比亚迪(002594)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胡晓庆表示,她曾经被用户问到过这样的问题:“开新能源车会掉头发吗?”“孕妇可以坐新能源车吗?”
除了这些误解之外,新能源汽车现阶段仍存在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设备配套不足等内在短板。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梁伟表示,对于纯电动汽车的用户调查显示,充电设备的完善度、充电速度决定了用户体验。但受技术条件等因素限制,一旦处于冬季低温的环境,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会快速下降,充电时间也会明显加长。这就限制了新能源汽车在北方市场的应用和推广。
另外,在经济性方面,梁伟介绍,纯电动汽车使用成本是汽油车的1/3,但制造成本是汽油车的两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使用成本是汽油车的1/3到2/3,但制造成本是其1.2-1.4倍。
合肥国轩高科(002074)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兴无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离真正的产业化还有明显的距离。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在动力和使用成本方面有优势,但在价格、使用便利性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徐兴无表示,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是,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时,与燃油车相比才有竞争力。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多集中在两三百公里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