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储能行业的拐点已经来临,铅炭储能电池的成本在2016年下降了30%以上,已经具备经济性。我们写作关于铅炭电池的系列文章,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认识铅炭电池,以及铅炭电池在储能当中的应用。
这个系列文章分为“上游材料篇”、“中游电池篇”和“下游应用篇”。
“上游材料篇”,侧重介绍铅炭电池最重要的原材料铅的来源、分布、价格形成机制及交易模式等。
“中游电池篇”侧重介绍铅炭电池技术及铅炭电池的系统结构,同时与其他几种重要的储能方式进行比较,突出了铅炭电池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
“下游应用篇”则主要介绍铅炭电池的实际应用,包括系统构成、应用场景的比较及财务测算等,力求说明铅炭电池应用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
我们认为,2017年将是储能行业项目、收益同时爆发的元年,铅炭电池作为技术成熟、适用范围广、效率高、循环次数高等多方面都具备优势的储能形式,将成为发电侧调峰调频及用户侧削峰填谷的重要储能形式。
中游电池篇
思考的问题:
1、铅炭电池适合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2、储能项目的主要合作模式是什么?
3、目前已经在运行的项目,回报率如何?
4、铅炭电池的未来展望
重要结论:
铅炭电池作为由传统铅酸电池改进而来的电池,技术上比较成熟,上游材料供应稳定,价格透明,因此铅炭电池的成本稳定、可控,且随着规模效应的进一步增强,铅炭电池成本存在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当前阶段,使用铅炭电池储能的项目已经具备了经济性,商业化项目大面积铺开,订单量爆发。用户侧削峰填谷已经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发电侧调峰调频,对改善弃风限电现象起到重要作用。我们认为,2017年将是铅炭储能电池爆发的一年,拥有核心技术、成套产品设计和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将分得最大的蛋糕。
铅炭储能电池的应用已经具备经济性
当前,铅炭储能电池应用广泛的环节之一是用户侧储能。用户侧储能的主要作用是削峰填谷平滑成本,以及协助用户改善电能质量。铅炭电池储能的主要优势是效率较高、成本适中、占地面积较小、循环次数较好,比较适用在土地资源有限、充放电次数高的用户储能。
可以看出,在综合各项成本,尤其是土地成本之后,铅炭电池储能是目前最具有经济性的储能方式,在削峰填谷、调峰调频、改善电能质量为主要需求的发电侧和用户侧储能领域,拥有最好的应用前景。这也是当前阶段,铅炭电池储能的订单量占比最高的原因。
以20MWh的储能电站为例,进行投资成本的测算。
下面根据以上假设,进行20MWh储能电站的经济性测算:
在以上这种由建设方出资建设,由业主方提供土地,并与业主方进行收益分成的合作模式中,在不计算杠杆的条件下,收益率可以达到7.66%。同时,业主也可以选择自己建设储能电站,同时托管给专业的运营商进行日常的运行、维护管理等。
储能除电池外,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过程控制系统(PCS)等也非常重要。目前的储能项目中,拥有独立设计、制造全套的电池及控制系统能力的供应商,更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铅二次利用价值稳定,锂电池梯次利用尚不明确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铅炭电池的上游资源中我们就已经介绍过,铅炭电池的重要原料铅资源,属于大宗商品,对铅有活跃的报价。且近年来,铅的价格稳中有升,维持了比较好的态势。
同时,铅回收利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产业,2014年我国再生铅产量达到约160万吨,同比增长6.7%,占铅产量的38%。随着铅回收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目前铅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8%以上。
而与之相比,锂电池目前仅有梯次利用的价值,金属锂的回收仍然处在探索、科研阶段,没有明确的回收价值。
结论
综合以上对铅炭电池应用各个环节的讨论,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1、铅炭电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性,项目回报率较好,在用户侧储能领域拥有广阔前景和市场空间。
2、目前项目的主要模式是建设方出资,用户出土地资源,同时多种合作模式都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