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自去年9月工信部透露正在进行禁售燃油车的相关研究工作后不到一年,今年4月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海南省省长沈晓明首次公开提出,初步考虑在2030年前全岛全面覆盖清洁能源汽车。4月14日,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对上述举措予以了充分肯定,并提出应“科学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汽车,在海南岛逐步禁止销售燃油汽车。”对此,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海南省作为我国第一个提出全面禁售燃油车的省份,对汽车产业发展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海南省“禁燃”具备天时地利
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主任、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所说,海南省首先提出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符合其经济发展的定位,地理条件也甚为适合。多年来,海南省的水、土壤和近海海域等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国一流水平,生态保护是海南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前提。而在可行性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商会秘书长钟渭平认为,海南省面积不是很大,更容易建立起循环的新能源汽车体系,充电桩的建设也相对较为容易。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提出,韩国济州岛早就实现了新能源汽车的全面推广,海南省的时间表还可适当向前推进。虽然海南省面积比济州岛大得多,但地理条件类似,不与其他地区陆地相连的岛屿特性,决定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驶里程要求相对较低,从而能够打破新能源汽车无法满足消费者长途旅行的局限。其次,岛上景区集中,不同景区之间的距离都非常近。如果海南省能在每个景区内设置充电设施,就可以保证消费者在游玩的同时给汽车充电,保障游客的正常移动。
■不排除其他地区跟进
“绿色发展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发展理念,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海南省提出禁售燃油车符合其历史定位。”付于武表示。
“海南省政府正在开展未来新能源汽车在海南全岛发展的相关探索和研究。”沈晓明指出,再过三个月,海南关于2030年普及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就会出台。初步计划为,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将在政府用车领域先行实施,其次是公用事业用车,包括公交车和出租车等,最后才是私家汽车。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海南省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1.5万辆,建设的分散式充电桩为2881个(其中公共充电桩2323个)。海南省“十三五”规划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目标为,到2020年,推广3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建设充电桩2.8万个以上。
为深刻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必由之路。在海南省的带头示范作用之下,付于武认为,更多区域将实行禁售燃油车的相关政策从逻辑上看肯定是成立的,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特点和水平各不相同,应采用差异化政策。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或许不用政府相关部门明令禁售,随着弱混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传统燃油汽车将自然地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消费者认可度尚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禁售燃油车的最大难点恐怕还在于消费者的认可程度。在今年年初举办的海南车展上,同期举行的第三届海南国际新能源·智能汽车展览会仅集中在场馆外一个临时搭建的大棚里,展车只有20多辆。在车展的第一天上午,部分新能源展车还未摆放到位。现场虽然能看到部分市民驻足询问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使用情况,但与主展馆内的人山人海相比,海南国际新能源·智能汽车展览会还是显得冷清得多。
为加速普及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业内专家建议,共享汽车或可作为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模式不仅能让更多普通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和体验新能源汽车,还有利于绿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