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分析:乘用车表现好

作者:崔东树 来源:崔东树 发布时间:2018-02-2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状态,国内市场表现较强,同时新能源车出口数量大幅增长。伴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与扶持,以及相关环保理念与宣传的不断深入人心,我国新能源乘用车车产量已达到世界的40%以上水平,如果包含新能源客车等,也是世界占比50%以上的。

2017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出口表现突出,主要是新能源车乘用车表现好,2017年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靠微型电动乘用车。由于发达国家没有我们的环保意识强,因此中国新能源客车在国内强,出口差,但2017年的发达国家也有一些渗透,未来应该有更大的潜力。

1、新能源车进出口分析

2017年新能源汽车进出口总体表现较好其中2017年从新能源车出口量达到10.6万台,进口达到25736台,普通混动车的进口也表现较强,来到了43576台,从进出口的占比来看,机动车的出口,占比达到10.01%,新能源车进口,占比达到了2.6%。

2017年新能源车出口金额达到了3.27亿美元集团车进口金额达到了19亿美元,从金额占比看,出口的金额占比远小于出口数量的占比,而新能源车进口的金额远大于新能源车数量进口的占比,但混动车型的进口数量占比达到了3.5%,而进口金额占比均达到2.3%,也就是普通车型相对来说属于相对中低价车型。

2、各类车型的新能源车占比

2017年新能源车进口的占比来看,主要是新能源乘用车的数量占比较高,货车和客车总体占比极低。

2017年新能源车出口占比来看,动车占比也是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货车和客车的新能源占比都是相对较低的。目前的新能源货车和客车的占比都在货车和客车总体比例的1%以下。

从出口来看,新能源车的动车占比也达到了较高的比例,而新增的货车和客车占比都是相对极低的,新能源客车的出口的金额按照7500万美元,平均出口单台金额23万美元,占比表现较强,达到了3.5%的客车金额占比。

3、纯电动乘用车出口表现

纯电动车的出口,总体来看数量极大,达到了10万台的表现,出口金额达到了一亿美元的一个水平,平均出口单价,达到了0.11万美元/台。

总体来看,出口数量较大的,基本出口单价都是较低的,比如说相对印度,对于韩国对孟加拉和菲律宾的出口都是在0.2万美元左右。而出口单价较高的主要是对新加坡的出口,和对日本的出口,都达到了3万美元的一个水平,出口表现是相对较强的。

4、新能源客车与传统客车出口结构分析

2017年新能源客车出口317台,达到客车出口总量的0.55%,总体来看,出口占比相对不高。

但是新能源客车在部分发达国家领域市场表现相对较强.比如欧洲市场,我们出口新能源客车95台,占到总出口量1721台的5.5%,表现相对较强。

而在北美市场,我们出口了39台新能源客车,达到了总出口量3195台的1.2%,其中在美国的表现特别优秀,因此新能源客车是我们进军发达国家市场的一个重要的机遇。

5、纯电动客车出口

纯电动客车2017年出口总体达到303台,出口金额达到7500万美元,均价达到25万美元。

其中最大量的还是大客的出口,达到176台,均均单价是31万美元,而中客出口了69台,平均单价19万美元,轻客出口了58台,平均单价11万美元。从出口的主要国家来看,也是以发达国家为主,以色列出口了62台,平均达到34万美元的单价,表现较强。

其次是荷兰,法国,美国,表现的也是不错的,而日本的出口达到12台,平均单价也达到24万美元,也是很好的大客出口,对韩国的出口主要是以中科跟轻客为主,出口单价相对降低,在15万美元左右,而出口香港的20大客达到了五台,平均单价达到了24万美元,总体表现也是不错的。

6、插电混动乘用车出口

2017年插电混动乘用车的出口2153台,均价达到5.3万美元,均价较高。

其中出口的主要目标还是美国,以色列和比利时以及瑞典,韩国等发达国家。插混乘用车出口单价也是在3万到9万美元之间,平均主流单价在5万美元左。我分析,出口美国的,主要看来还是以沃尔沃,通用凯迪拉克的车型为主。尤其是沃尔沃的出口车型分布国家较广。而出口德国的是宝马等一些车型,出口韩国的主要是东风悦达起亚的k5系列。

7、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出口

2017年,中国对外出口的混合动力乘用车94台,出口国家也是以日本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尤其是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数量较多,而且价格相对较高。

日本的出口主要还是广州本田跟东风本田的分销车型为主,而对美国的不同自动地的出口主要也是通用的,上海产的车型的返销美国。

18年1月新能源车产4万增8倍、锂电池装车128万度增11倍

根据崔东树个人测算,18年新能源车生产合格证数量实现开门红,1月新能源车产量4万台,同比增长8倍,电池用量128万度,同比增长11倍。

虽然处于政策不明朗期,但市场的补贴大幅下调预期较强,导致抓住眼前,不等不靠的自强表现。而国家目录的延续也是很好的。

17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环比上月都是持续增长,12月达到21.22万台。18年1月的环比下降不大,也是很好的。

1、18年新能源车产量实现开门红

根据崔东树个人测算,按照汽车生产合格证数据:2018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4万台,增长817%;电池装机总电量约128万度,同比增长1113%。由于11-12月的年末特征使新能源汽车产量爆发增长,1月的产量增长是令人振奋的。从1月的汽车走势看,电池需求和整车数量都是是逐步增长状态,1月的产销量很低,18年新能源车拉动效果较好。

2、17年新能源车电池需求恢复正增长

17年1-12月的新能源车产量82.5万台,同比增长59%,而电池的需求累计达到3609万度电,在上半年负增长的背景下,下半年同比大幅正增长,达到30%的增长。恢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7-12月的同比电池装车需求增长较快。18年1月的电池需求也是同比增长11倍,较16年的正常状态也增长2倍,的确较强。

3、新能源车的电池需求随产品转变

17年12月新能源车电池用量1154万度,较16年12月的813万度增加340万度。18年1月的电池用量环比12月下降较大,但结构上分化也较明显。从车辆细分类别来看,18年1月乘用车电池装机电量约70万度,同比去年的8万度增长63万度;客车电池装机电量42万度,同比增长41万度;专用车电池装机电量16万度,同比增长15万度,增长力度较强。

18年客车需求恢复较快,客车仍是电池需求的重要主力。从产量结构的变化看,18年1月的客车产量占比7%,但1月的客车用电池占比达到33%,相对17年1月的9%电池用量改善很大。17年乘用车总体看是占产量需求的68%和电池需求的38%,仍是引领消费增长的核心动力。18年的客车和专用车产量恢复较好。

4 、1月的乘用车电池需求特征

从不同电池类型来看,18年的电池三元化趋势持续。1月乘用车装机总电量中三元锂占比持续提升,插混达到100%。但1月纯电动达到73%,磷酸铁锂稍有恢复,也是较有特色的。

客车电池以磷酸铁锂为主,但占比不高,锰酸锂、超级电容的产比也有一定的市场空间。18年1月的锰酸锂客车电池需求表现较好。

专用车的三元化趋势很明显。17年的三元电池的装车量达到69%的占比,而16年的占比是37%。18年三元提升的趋势相对是合理的状态,1月达到87%也是很好的趋势。

5 、主力电池厂家表现优秀

主力电池企业的表现也是你追我赶,由于从整车目录拆分的电池企业装车单有时有一个型号多个厂家配套的情况,没把握拆分合理,因此就作为一个企业组对待,并列于企业,导致主力企业可能因此少算一些,但不多。

从电池企业看,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是很优秀的企业,两者目前不分上下的表现,只是比亚迪在1月的装车的大巴少了一点,否则应该很有高份额潜力。

6 、主力车企厂家表现也很优秀

从车企角度看,1月的电池装机最多的车企是北汽新能源,北汽占据电池用量和产量的双第一。

比亚迪的乘用车也不错,北汽新能源的电池用量达到20%,吉利的电池用量较稳。

客车市场中的郑州宇通很强,保持44%左右的领先电池用量比例,比17年份额暴增1倍。12月北汽福田的电池装机达到12%。

专用车的电池用量逐步增大,18年成为市场的主力,1月的烟台舒驰表现较强,份额达到28%,福建启腾也达到15%,表现很好。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