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储能是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

作者:聂光辉 来源:中国石油报 发布时间:2017-12-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现代能源体系是个发展的概念,是相对于旧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体系而言的,其具有高效、低碳、清洁等特点,能源消费趋向“零碳”目标,这意味着现代能源体系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而储能作为新能源发电的用以改善电能质量的缓冲区,对于输电端又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在分布式概念范畴里,储能作为能量流的仓库,对于能源的互联互通、融合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智慧交通网络起到了关键作用。理解储能的作用与地位,需要首先了解现代能源体系的建立过程。

现代能源体系建立是依靠反复的供给侧调整和消费模式创新实现的。

旧能源体系向新能源体系转换的过程中,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需要相对平衡的过渡,过度或不当的行政干预都会带来失衡并最终反映到市场中。比如在去过剩产能过程中,2016年煤炭市场供需失衡,直接导致煤炭价格飙升。现代能源体系的建立实际上是能源重塑的过程,无论是能源供给侧改革还是需求侧的引导,都是在量变的层次上调整供给结构占据主导地位、消费模式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这种量变并没有改变现有的技术应用,或者说从旧的能源体系转变为准现代能源体系过程中,并没有绝对的技术突破,也就是在量变阶段,技术驱动带来的能源经济增长不再是主要的,换言之,能源消费模式的改变将在本阶段发挥能源经济增长主力军作用。现代能源体系除了能源消费模式的创新带领的有利因素外,还应包括以技术创新或突破作为第一生产力的质变效应。

在现代能源体系当中,储能不会被消除,而是重要现实支撑。能源互联互通是趋势所在,各类形式的能源融合实际上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全球能源互联互通的角度出发,理论上可以消除能源供给侧储能形式的存在,但现实中由于逆全球化的出现,能源安全意识加强及战略的调整,全球能源互联互通的“零边际”只能作为战略方向或趋势存在。因此在现代能源体系当中,储能的价值存在不仅是能源安全战略意义上的,而且也是重要的现实支撑。

对于能源供给侧而言,储能形式的存在并不是以突破性的技术奇迹来创造价值,它的存在对于初期新能源发电在孤岛状态下被有效利用至关重要,在能源供给侧结构调整过程中,储能形式的存在本身就是结构创新。对于能源需求侧而言,清洁化进程的推进同样离不开储能形式的存在。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调整及优化,储能形式在消费端的普及可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当然,储能在现代能源体系中也面临着很大挑战,技术应用层级不同带来消费市场的标准缺乏统一,就会导致消费者的积极性不高。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能源体系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