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访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子峰
文/中国储能网
近日,国家层面终于发声,在冬日里为储能产业吹来一阵和煦的“春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日前召开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抢占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并特意指出,“要集中力量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特别是新能源并网技术和储能、微网技术上取得突破”。
“储能时代”即将来临,行业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全新局面?当前还有哪些难题仍然困扰着产业前行?市场实质性爆发的临界点将会在何时到来?近日,比亚迪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子峰接受了中国储能网记者的专访,分享了他对于上述疑问的看法与思考,并深入剖析了储能产业的提升发展之策。
“储能+”的价值
“比起与微电网、能源互联网融合,独立运营才能真正体现储能的价值。”采访中,张子峰多次向记者强调了这一观点。
近年来,谈及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必然离不开其在微电网、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作为微电网的能量缓冲环节,储能系统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储能因其有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缓解新能源消纳、解决电网平衡问题,也越来越受到行业关注。储能的发展趋势,是融入能源互联网系统,成为微电网的组成部分,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然而,张子峰对此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储能市场潜力巨大,其在电网中的作用无可替代,完全可以独立运营。“储能自身的价值十分明显,它的作用与价值非常特殊。比起分布式光伏、风电等发展模式,我希望储能能够独立出来,作为独立的电力服务设备来运营,接受电网的调度指令,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等服务。实际上,这也是完全可行的。”
在张子峰看来,若想更好的推动储能产业发展,应更多关注储能本身,不断挖掘“储能+”的潜在价值,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在能源互联网这样一个大而全的系统中,或许,储能的价值并不能充分显现。”
苦盼“补贴”
发展储能产业,对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增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政府、电网公司、百姓三方都可从中受益。”但整个行业多年来苦盼扶持鼓励政策,补贴政策却迟迟未能出台,受此影响,相关企业的参与兴趣“降温”在所难免。
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决定开展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这是能源局首次以独立文件的形式确定储能参与调峰调频辅助服务。张子峰对记者表示,电池储能是电网调峰调频的重要手段之一,地位十分重要,希望政府、电网公司能够给予更多的重视与支持,若能享受补贴,将更加有效的激励投资商以及企业的积极性,推动储能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借鉴发达国家已出台的补贴性政策,不仅加快了储能产业商业化运营模式前进步伐,也提升了资本市场快速进入该领域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储能产业发展的支持态度。”张子峰坦言,“在电网调峰调频方面,电池储能有水电、煤电、燃气发电以及核电都无法替代的优势;响应速度快,精度高,可充电以及建设周期短,环境友好等特性众所周知。因此,政府应考虑给予储能适当的补贴,加快产业持续发展。”
张子峰对记者分析称,美国当前实行的补贴政策,可为我国提供参考。据了解,美国政府通过修改市场规则,以及一系列相关支持法案,允许储能参与调频服务市场,使储能系统在该领域与传统发电系统之间竞争更加公平,并为第三方参与调频市场扫清了障碍。
“2018” 储能市场爆发临界点
储能电池中,锂电池由于综合性能优异,产业化成熟度较高,发展前景最被看好。近两年,锂电池成本已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目前广泛应用于基站后备电源、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家庭储能、分布式及微电网、电力辅助服务中的削峰填谷等领域。采访中,张子峰向记者透露,随着储能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如果国家加快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储能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张子峰认为,在探讨储能技术发展路线的同时,国内企业应积极布局,主动出击,走在市场前面。
张子峰表示,“比亚迪将有更多商业化运营项目会在2017-2018年落地,储能市场已处于爆发前的临界点。预计在2018年,比亚迪在全球化储能市场的布局或许会让行业中所有的企业都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