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工信部回应电池目录:与新能源汽车准入不挂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6-09-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新能源企业和产品准入规则,从工信部44号文件的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和电池目录没有关系。另外,财政部目前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会对动力电池企业和产品提出一些要求,但不会简单地与电池目录挂钩。”

9月5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汽车处孟祥峰博士在《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16》发布及研讨会上,针对21世纪经济报道的提问,作出了以上回复。

所谓“电池目录”,即工信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出台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目前已经累计公布四批。今年6月20日公布的第四批企业目录中,包含中航锂电等32家企业入选。去年3月24日,工信部正式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四批进入目录的累计共有57家电池企业。

在工信部公布电池目录之后,曾经在业内引起“排斥LG能否成就更多的宁德时代”,也就是如何扶持本土电池企业的大讨论。随后,针对电池目录的核心问题又转移为,与新能源汽车准入、以及正在调整之中的财政补贴等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政策法规如何挂钩。

正如孟祥峰所言,此前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工产业[2009]第44号公告)进行了修订,并于8月12日,在其官网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截止日期到9月12日。

孟同时表示,电池目录制定的初衷还是为了规范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对电池生产企业在研发、质保、生产一致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条件。

“电池目录是一个资源性的申报目录。未来,目录会根据企业申报的情况,按照操作流程正常发布。”孟祥峰强调。

此外,工信部计划对电池规范条件进行修订,会进一步提高此前设定的产能、研发等各种技术指标。同时,加大对已经进入的企业进行抽查和检查,未来电池目录本会有一些动态的调整。

《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16》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丰田汽车共同推出的关于中国汽车技术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今年本报告的亮点是,进行了“2015年汽车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近期趋势”和“车用动力电池企业技术能力评价”两项专题研究。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