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产能与项目 返回

废弃玉米棒制备低成本硬碳 用作钠电负极材料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低维材料 发布时间:2016-09-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硬碳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备受研究人员关注,然而碳前躯体低产率和SEI膜的形成造成其高昂的价格和较低的首次库伦效率,从而限制了应用发展。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日,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实验室的黄学杰课题组利用简单的碳化方法将资源丰富且废弃的玉米棒生物质转变为硬碳材料,并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实现了低成本和高首次库伦效率。

1472451389876544.png

图1 HCC制备示意图及SEM图像

1472451404373617.png

图2 HCC-1000,HCC-1300,HCC-1600的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图像

该硬碳材料(HCC)的制备工艺相当简单——仅仅一步高温碳化即可(热处理温度为1000℃、1300℃、1600℃,命名为HCC-1000,HCC-1300,HCC-1600,),碳产率在21%左右,产物硬碳为不规则颗粒形态,尺寸分布在5-10μm之间。

该硬碳为无序碳,拥有高度无序结构,且孔隙率很低,比表面积很小(以HCC-1300为例,比表面积仅为3.7m2/g),限制了SEI膜的形成,与材料较高的首次库伦效率密切相关。

1472451418709690.png

图3 半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组装半电池测试,可以发现不同碳化温度下的平台容量和斜坡容量均有所不同,温度越高,平台容量越高而斜坡容量越低,可见碳化温度对储钠性能和电化学行为有决定性影响。性能最好的HCC-1300可逆容量达298mAh/g(30mA/g的电流密度),首次库伦效率为86%,循环性能稳定,倍率性能优异。

1472451434906824.png

图4 全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此外,以HCC为负极,以Na0.9[Cu0.22Fe0.30Mn0.48]O2为正极组装全电池,实现了207Wh/kg的高能量密度,600m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达220mAh/g,且循环稳定性良好。理想的性能、简单的制备过程、低廉的成本使得HCC成为有发展潜力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MCA DOI: 10.1039/c6ta04877c

Liu P, Li Y, Hu Y S, et al. A waste biomass derived hard carbonas a high-performance anode material for sodium-ion batteries[J]. Journal of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6.

分享到:

关键字:负极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