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产销两旺。但整个行业也面临着重要变化,即补贴退坡。在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的破局之路也是行业深思的问题。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世霖认为,补贴快速退坡,使全产业链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同时,风险预测不足也导致很多的非理性投资,造成很大的结构性产能过剩,从动力电池到新能源汽车都存在这种现象。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长,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矛盾逐渐凸显,在充电便利性方面面临较大压力。
上汽技术中心新能源项目管理部总监罗思东表示,2021年开始补贴完全退出,到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可能比2020年还要低,低迷的状态也可能会持续三到五年,企业生存压力很大。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首先需要大幅降低成本。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比传统汽车高很多,而且在全工况条件下性价比还没有达到和超过传统燃油车,需要在后补贴时代弥补差距。第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积累还相当有限,我国虽然是汽车大国,但绝对不是新能源汽车强国。
虽然面临成本、技术、竞争多方面的压力,但新能源汽车仍有新的发展机遇。黄世霖认为,“蓝天保卫战”的行动计划给货车的电动化带来很大机遇,整体来讲,公交、环卫、物流配送车辆,将来大部分都会使用新能源汽车。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建立比较优势,专注自己内部建设,尤其是电动汽车的使用环节;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系,须让消费者在使用电动车时更放心、更省心。
罗思东还建议,整车厂要全面掌握电驱、电池、电控包含的硬件、软件开发,然后让供应商专心做专业的工作,也就是说,在新能源汽车开发方面,整车厂要做技术引领,和零部件企业一起去攻克技术难关。
“新能源汽车不是在燃油车基础上简单地替换一些配置,增加一些功能,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还应努力提升优势,合理利用资源,这样新能源汽车才有更美好的未来。”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CEO黄希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