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动力电池上半场友谊赛结束 下半场拉锯战竞争升级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电动车 发布时间:2018-09-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企业总数保持增加,但国家补贴退坡,技术门槛逐年提升,双积分政策正式执行,这不仅加剧着海内外车企间的竞争,同时也将加大动力电池等产业链企业间的竞争。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认为,2020 年以后不同势力车企将密集投放产品,届时车企竞争将正式拉开,这要求参与车企从当前开始在供应链、产品、渠道等多方面做好储备,否则在后续竞争中,面临竞争力不足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动力电池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的局面,高端产能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虎视眈眈的日韩企业又摩拳擦掌开始重返中国市场。补贴退出后,中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近身肉搏战将迅速开启。

近期种种迹象显示,日韩电池企业出于维稳供应链、降低成本、重新适应中国新能源市场等需求,其供应链本土化策略的苗头开始显现。这意味着,国内将有更多优质上游产业链企业将迎来国际厂商供应链导入机会,而产能分配也将成为企业思考的重要命题。

9月20日,由高工产研和中信证券联合主办的新能源汽车投资策略会在深圳举行,与相关企业决策层、战略投资部门、证券研究所、VC/PE、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一起共同探讨未来锂电市场走势和投资热点,详细解读产业宏观形势、市场风险及投资应对策略。

会上,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周发涛、高工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高小兵、星源材质销售总监王大红、塔菲尔Pack事业部总经理黄永辉、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宇、新嘉拓总经理齐晓东、中天鸿锂总经理陈进昭等发表了精彩观点分享。

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周发涛表示,从新能源政策趋势来看,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大方向、信心、决心不会改变,但是发展方向会有所调整。政府将从推动生产向推动市场转变,政策趋向鼓励需求端使用;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会有放有收、有宽有严;补贴类别也会有增有减,会更倾向技术补贴动力电池。

同时,双积分政策等长效机制的建立,新能源汽车市场稳定预期;产业投资会从盲目无序变得有序;从注重数量变为注重产业质量,实现由量到质的提升。政策将由指导产业做大向做强转变,新能源汽车使用领域也将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消费领域。

高工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高小兵认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及趋势处于调整、分化,强者恒强的阶段。上半场友谊赛已经结束,接下来是围绕资本、技术、产能、规模、战略展开的全方位拉锯战,尤其是资金将成为比较关键的竞争要素。

当前动力电池整体竞争格局远未形成,除一线梯队的领先优势突出外,二三线梯队企业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且资本还在进入,而新进入者整体规模体量级别较之以往都有上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产业调整,行业整合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整合规模更大,动力电池厂商总数将逐步减少。

星源材质销售总监王大红表示,基于国内隔膜厂商对于动力电池产能配套的过度预判以及觊觎高毛利的资本疯狂入局,多重因素导致今年隔膜行情一片寒冬,竞争异常激烈,毛利下行,价格将继续走低。

而随着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因素,企业间差距将拉大,而那些小批量生产、质量无法保证的企业必然将被行业淘汰出局,产业发展到后期将进行一个整合。

塔菲尔Pack事业部总经理黄永辉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趋势进行了阐述分析。他表示,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在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正在蓄积驱动世界的新动能。产销量持续快速增长,行业集中度在竞争中提升。同时,宏观引导成效显著,能量密度进步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内发生多起电动车烧车事故,引起了业内对于纯粹追逐高能量密度的担忧和非议。他呼吁电池企业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可靠性、安全性等性能为代价。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宇表示,当前高镍材料的产业现状,国际制造商稳定生产高品质产品,以NCA为主,正在发展镍90材料。国内制造商产品品种有差距,但进步很快,产品包括811和NCA。

从材料经济性来看,高镍材料加工成本较高,额外支出包含使用氧气、微米级LiOH、需要水洗工艺和电池干燥房等;但综合成本低于523、622。不过高镍材料具备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具体需要等待市场反馈。

新嘉拓总经理齐晓东发表了“锂电设备行业市场分析及展望”的精彩主题演讲,他表示,动力电池产业模式和特征是技术、大规模制造、资本,智能化制造也是高安全性保障、高效低成本、精益生产和改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支撑。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前段装备企业在技术上不断追赶日韩企业,甚至已经出现超越者。加上中后段装备以及物流系统的完善,使得整个生产链条得到均衡弥补。但风险在于,复杂产业体系下,制造企业对于经营现金的管理能力较弱,同时,技术提升需要长周期的补给与升维,对于资本支撑要求较高。

中天鸿锂总经理陈进昭指出,动力电池再利用处于资本市场新风口。当前,动力电池的再利用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其中,梯次利用的价值主要在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的梯次利用价值不高;而再生利用的价值主要集中在三元电池,铁锂电池的再生利用价值不高。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动力电池再利用仍然面临三大难点:一是厂家不同,电池规格不一,梯次利用难度大;二是环保要求高,资质审批难;三是回收再利用成本高,盈利尚需时间。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