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氢燃料电池技术攻关不可懈怠

作者:施芸芸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

无论是行业专家,还是企业人士,在谈到为何推崇“电电混合”这一路线时,无一不提到国内燃料电池系统目前技术水平还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这一话题,他们认为,目前取得长足进步的锂电池能较好地弥补这一劣势。不过,笔者以为,基于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现状考虑,我们可以采用锂电池作为动力来源以弥补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不足,但如果因此而忽略了氢燃料电池系统这一核心技术的研发,在小功率产品上止步不前则就得不偿失了,或许,我国也会因此成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落后者”。

武汉喜玛拉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金水曾告诉笔者,目前,在我国装车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中,大多采用国外电堆和技术,其比例估计达到70%以上,相对成熟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和储氢罐技术也均掌握在欧、美、日厂商手中。也就是说,我国氢燃料电池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之甚远。

为了促进国内氢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跟上国内整车企业发展的脚步,笔者以为,首先,整车企业应具备引领和培育国内供应商的意识,并进行切实有效的实践。多关注一些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并带动它们共同成长;其次,相关政府部门应以市场为牵引,找出当前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存在的技术短板,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扶持;第三,相关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也应该加入其中,推动核心关键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共同构建完善的相关技术转移体系,从而增强氢燃料电池汽车整体产业链的竞争力。

分享到:

关键字:氢燃料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