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电动汽车可减排35%温室气体

作者:施芸芸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8-09-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车辆使用环节,电动汽车的零排放几乎无争议,但在以火力发电为主的中国,电动汽车还能确保更环保、更节能吗?日前,汽车生命周期排放评价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全球首个《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团体标准正式公布。同期发布的《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仅考虑汽车燃料周期(包括燃料的开采、运输、生产和输配,以及汽车运行阶段)的前提下,纯电动乘用车排放的温室气体比汽油乘用车减少35%左右。在大气污染物方面,各级别纯电动乘用车的VOCs和NOx减排效果明显,部分纯电动乘用车的一次PM2.5和SO<sub>2</sub>排放相较于汽油乘用车可能略有增加,但随着纯电动乘用车能耗的进一步降低,PM2.5和SO<sub>2</sub>的排放也将低于传统燃油乘用车。

■起步晚但标准出台早

一直以来,业界关于电动汽车是否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节能减排一直没有定论。“这是全世界都在进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王秉刚表示,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但此次发布的《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团体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属于首例,这对有关部门进行政策制定、企业开展产品布局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标准部部长赵立金介绍,2018年初,受工信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成立了汽车生命周期排放评价标准起草组和汽车生命周期排放评价研究工作组;上半年,标准起草组编制完成了《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团体标准,并于今年7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方法(T/CSAE 91~2018)》团体标准规定了汽车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评价方法的术语及评价方法框架,综合考虑了细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二氧化硫(SO<sub>2</sub>)四种大气污染物。更重要的是,关于最具争议的汽车生命周期边界问题,标准首次就“系统边界”进行了定义:汽车生命周期包括汽车燃料周期和汽车材料周期,其中汽车燃料周期包括汽车燃料周期上游(WTP)和汽车燃料周期运行阶段(PTW)两个阶段。

■电动汽车并非零排放

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综合考虑能源开采、运输、发电和电力运输等环节后,在国内每消耗1度电,同时产生855g的CO<sub>2</sub>、0.075g的VOCs、0.671g的NOx、0.082g的一次PM2.5以及0.433g的SO<sub>2</sub>,这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

据王秉刚介绍,新加坡每消耗1度电,CO<sub>2</sub>排放量为400g左右,日本则大约为350g。当然,由于采用了我国2015年平均电力构成的数据,如今相关排放物的数量会有所减少,但正如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项目主管马冬所言:“随着保有量的大规模增加,在进行电动汽车的数据统计过程中,无论是温室气体,还是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都不能再简单按‘零排放’来处理,科学合理的全生命周期评价就显得至关重要。”

《报告》通过计算得出,在仅考虑汽车燃料周期(包含汽车燃料周期上游阶段和汽车燃料周期运行阶段)的情况下,与汽油乘用车相比,各级别纯电动乘用车的温室气体排放均低于其对应级别的汽油乘用车,平均减少35%的CO<sub>2</sub>排放,具有明显的温室气体减排效益。“这对于电动乘用车的推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工作组成员吴烨强调,“与大气污染物不同,温室气体的减排工作更难,对于汽油乘用车来说,只要找到合适的尾气处理装置,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可大幅减少,而尾气中CO<sub>2</sub>的排放降低工作则难度较高,且成效并不大。”

■重视发电环节减排

《报告》结果显示,纯电动乘用车可显著削减VOCs和NOx排放,而部分纯电动乘用车的一次PM2.5和SO<sub>2</sub>排放略有增加。

吴烨指出,从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来看,VOCs和NOx是城市PM2.5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这两者恰是纯电动乘用车相比汽油乘用车可有效削减的排放物,此外,未来随着电力清洁化和高效工业除尘、脱硫技术的应用,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中排放的一次PM2.5和SO<sub>2</sub>也将大大减少。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标准部项目总监郑亚莉表示,通过加强纯电动乘用车的能耗控制,有望进一步实现PM2.5和SO<sub>2</sub>的减排。研究表明,当纯电动乘用车的能耗低于一定水平时,PM2.5和SO<sub>2</sub>的排放将低于同级别的汽油乘用车。郑亚莉透露:“经过市场调研,我们发现市场上出现能达到这一能耗条件的产品。”

此外,吴烨特别提到,相较于汽油乘用车的零散式污染物排放,纯电动乘用车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环节,更易控制和改善,这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工作组下一步将着手推进汽车材料周期排放评价研究,王秉刚表示,即便加上在汽车材料周期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效果仍将在整体上低于传统汽油车。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