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旧金山湾区生物技术中心埃默里维尔(Emeryville)的一个小实验室里,太阳热能发电行业的一家初创企业——光环技术公司(Halotechnics)的科学家们正在筛选数千种熔盐混合物。他们正在寻找能使太阳热能以成本低廉而高效的方式存储起来——从而可以在太阳落山后用以发电的恰当的熔盐混合物。换句话说,使之成为能够一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供电的太阳能发电站。
熔盐存储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出现了,当时美国联合科技公司(UnitedTechnologies)旗下的洛克达因(Rocketdyne)火箭发动机部门为“SolarTwo”开发了熔盐存储技术,SolarTwo是美国能源部在莫哈韦沙漠建造的一套太阳热能发电站原型设施。一排排日光反射装置将太阳能聚焦于塔顶上的锅炉,锅炉里装有在高温下会液化的盐类混合物。熔盐释放的热能用来产生蒸汽,驱动涡轮机,从而产生电力。其中有些热能可以储存在一罐罐熔盐里,以便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产生电力。
但是,由于在克林顿时代油价暴跌,美国于是放弃了其宏大的太阳热能发电试验,而熔盐技术也被打入冷宫。位于科罗拉多州戈尔登的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RenewableEnergyLaboratory)资深太阳能项目经理马克·梅厄斯(MarkMehos)表示:“近来在这项技术方面一直没有多少创新。”
现在,熔盐技术重新回到人们考虑的范围内,诸如加利福尼亚等州为完成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构成中占一定比例的艰巨任务,纷纷批准大型太阳热能发电项目。各家公用事业公司希望这些电站能够把太阳能储存起来,这样就可以用来使日益依靠诸如风力发电等间歇性电力来源供电的电网实现平衡。绿色科技媒介公司(GreentechMedia)旗下的市场研究机构GTMResearch估计,到2015年太阳能存储市场规模将达到37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