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氢储能>储氢和运氢 返回

我国高端稀土储氢新材料研发应用获突破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化工报 发布时间:2018-10-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高端稀土储氢新材料关键技术被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有望被中国打破。7月31日,中国化工报记者从包头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包钢稀土研究院年产300吨高容量低自放电稀土储氢合金项目实现产业化,所开发的产品完全满足高容量、超低自放电镍氢电池的需求。

据介绍,该项目产品主要为La-Mg-Ni基储氢材料和La-Y-Ni基储氢材料。La-Mg-Ni基储氢材料自2005年日本率先产业化以来,生产技术一直为日本独家拥有,我国虽有众多的企业和研究单位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均没有形成产业化。目前,包钢稀土研究院在La-Mg-Ni基储氢合金制备工艺基础上,开发了用Y元素替代La-Mg-Ni基储氢合金中的Mg元素,获得了同样高容量的La-Y-Ni储氢合金,可直接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

内蒙古科技大学原稀土学院院长张胤教授评价:“包钢稀土研究院储氢合金项目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运营,不仅提高了我国自主技术稀土储氢合金新材料研发和应用水平,也将大幅提升我国生产高端镍氢电池的性能。”

包钢稀土研究院有关技术人员说,近年来,高容量La-Mg-Ni系储氢合金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并已应用于制造低自放电镍氢电池和某些高容量镍氢电池,但La-Mg-Ni合金的制备工艺成本高,且过程复杂。包钢稀土院项目所开发的A2B7型La-Y-Ni储氢合金经合理的成分优化后实际放电容量可达到390mAh/g,气相储氢量可达到1.49wt%,相应的电化学容量为399mAh/g,与La-Mg-Ni基储氢合金的容量相当,而且由于不含活泼的Mg元素,循环寿命更好。

张胤还介绍,我国是世界稀土资源储量、产销量最大的国家,随着“稀土新材料之王”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量和应用规模的快速增长,每年分离出约数万吨镧、铈等丰度稀土因需求不足而被闲置,严重影响了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而稀土储氢新材料作为新型电池的重要生产原料,恰好为充分利用过剩的镧、铈等稀土提供了契机。

目前,包钢稀土院申报的《年产300吨高容量低自放电稀土储氢合金的开发》项目获得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该研究院正在按照镍氢电池对高容量和低自放电氢化物负极材料的要求,进一步评价和改进La-Y-Ni系储氢合金的性能。(记者呼跃军)

分享到:

关键字:储氢新材料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