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氢储能>燃料电池 返回

BAM研究轻质、低成本并且十分安全的储氢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氢能源网 发布时间:2018-10-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燃料电池车辆需要储氢量较大的储氢罐,而目前的储氢罐相对沉重且昂贵,柏林方面决定研发新型轻量化储氢罐。

近日,在联邦材料研究和测试研究所(BAM)的一个研究项目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由碳纤维和塑料衬里制成的轻质、低成本并且十分安全的储氢罐。

氢储存的冲击负荷研究

德国联邦研究所一直都是加压气体容器方面的安全专家,该研究所与汽车制造商、碳纤维加工和塑料开发专家共同合作研发新型加压气体容器。研究储氢罐的重点是氢储存时冲击负荷,进而检查事故发生后车辆储氢罐的爆破安全性。在新开发的专用测试平台上,可调节储氢罐内部填充气体的负载。

由于储氢罐一般都是内部损坏,例如破碎的碳纤维,在外部并不可见,因此该平台借助了声发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水力残余强度测试来检查储罐的破坏程度。为此,三个院系的科学家在BAM一起工作攻关此项难题。如果新的压力容器在冲击载荷下仍然可以正常使用,储氢罐将会测试其残余爆破强度。然后,可以清楚地判断出储罐在极端条件是否可以进行安全操作,研究人员的最终目的是节省储氢罐所需材料,并且使得储氢罐的各方面性能不出现恶化或者得到一定改善。

BAM研究项目是BMBF研究重点项目DELFIN(电动汽车服务-促进创新和用户导向)的一部分,并且是“国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创新计划”(NIP II)的第二阶段的一部分。该项目由联邦教育和研究部(BMBF)资助,3年内的总资助约为14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079万)。

分享到:

关键字:储氢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